单筒望远镜

单筒望远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其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五十余种,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余种文字,出版各种译本三十余种。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冯骥才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474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冯骥才 
  • 文化冲突 
  • 历史 
  • 长篇小说 
  • 义和团 
  • 当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中西文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十九世纪,天津是东西方最早冲突的地方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东西方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和冲突越来越多。世界的联系是单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着单筒望远镜一般,彼此窥探,却又充满距离感。时代的局限导致很多悲剧式的问题,但有些人的交往却能*越这种局限。《单筒望远镜》从一段跨国的恋情写起,以古朴精致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展开了一幅真实、鲜活又影响深刻的历史卷轴,一百多年前的天津风貌和中西碰撞跃然纸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论断,仿佛已成为陈词滥调,但它依旧真切地存在于人性的细胞中,存在于《单筒望远镜》里欧阳觉身体的角落里。所谓“红玫瑰白玫瑰”仅仅代指以女性吗,非也,恐怕内里蕴藏着人性无数的弱点。 一、蓝眼睛是自由的心,俏小脚是晃荡的魂 莎娜是一个“奇花...  

评分

《单筒望远镜》的扉页题词中有这样一句: 当代人写历史小说,无非是先还原为一个历史躯壳,再装进昔时真实的血肉,现在的视角,以及写作人的灵魂。 冯骥才先生说得透彻。 这几个要素里,视角是前提。视角如何,决定着有无血肉和灵魂。 1977年,冯先生与人和写了长篇历史小说《...  

评分

《单筒望远镜》的扉页题词中有这样一句: 当代人写历史小说,无非是先还原为一个历史躯壳,再装进昔时真实的血肉,现在的视角,以及写作人的灵魂。 冯骥才先生说得透彻。 这几个要素里,视角是前提。视角如何,决定着有无血肉和灵魂。 1977年,冯先生与人和写了长篇历史小说《...  

评分

越来越爱这样久经岁月打磨的老故事。 义和团与洋人势不两立的清朝,纸品世家的平凡往事。跨国男女不顾一切的情爱,因乱世戛然迫止。 可能限于篇幅,故事展开的略显仓促,人物性格鲜明而稍稍不太丰满。有些深沉的哀伤,并未沉沉留在心上。 抄 ☑正如男人眼中的女人,不是女人...  

评分

冯骥才涉及了一个很独特的话题:特殊时期的跨国恋。现在我们看待跨国恋人已经很是稀松平常,但这平常也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四五十年前跨国恋恐怕不止是被异样的看待的问题,而是被监视被审查的对象。想想百年之前的跨国恋吧。 一场意料之外的感情,在两个语言不通的人之间朦胧...

用户评价

评分

后半程冷眼的残酷

评分

天津风土感觉还在,不如以往有滋味。乱世众生相,对拳民的描述应该是到位的。

评分

用小说形式反映出庚子国变期间洋军与义和团之间的冲突,显示出战争与和平下天津这座老城的生存与毁灭,衬托出个人与家庭 的渺小和无力,是一本优秀的新历史主义作品。书中保留的大量历史照片也在提醒读者“历史”在当下现实中的分量。然而当“反映历史”本身成了一个大的统摄,作品的主题也变得模糊暧昧,上篇展现的似乎是冲破东西文化的禁忌之恋,却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域环境的堕落,而下篇对于义和团的描写虽然有着相对客观的批判,但最后的结局走向明显带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民族主义与所谓的家国情怀。(为何砍的是洋人?)本书的宣传语是“东西文化的碰撞”,然而单薄的情节似乎撑不起这个主题,反而沦为了对历史的相对保守的重述,这还是有些遗憾的。

评分

单薄

评分

熬夜看完啦。一般,没舍得花钱买是对的。2020第1本于vx读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