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希望

哲學的希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葉秀山
出品人:
頁數:4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2
價格:7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21914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葉秀山
  • 中國哲學
  • Y葉秀山
  • 思想史
  • 1
  • *南京·江蘇人民齣版社*
  • 哲學
  • 希望
  • 思考
  • 人生
  • 意義
  • 存在主義
  • 人文
  • 精神
  • 智慧
  • 啓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葉秀山先生的遺著,集中反映瞭葉先生人生*後五年的思路曆程。全書以問題視角為導嚮,梳理瞭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的曆史發展,著重從理論層麵上探討瞭西方近現代哲學發展的特點、優勢及問題,並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思路曆程相對照。全書堅持走曆史與邏輯相結閤、學術與思想創造並重的道路,積極探索中國和西方哲學視野下對同一哲學問題的不同思考。*後,全書寄望於中國哲學以自覺的融會貫通和批判精神,吸收眾傢之長,創造性地發揚自己的傳統,以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哲學之林。

著者簡介

葉秀山(1935—2016) 齣生於江蘇鎮江,成長於上海。1952年入北京大學哲學係學習,1956年畢業後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去世時,在哲學的園地裏辛勤耕耘60載。生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哲學所研究員。主攻西方哲學,兼及中國哲學和美學,愛好京劇、書法並有專著齣版,業餘時間喜聽西洋古典音樂。自20世紀60年代起共齣版論著20餘部,其中多部多次再版,多次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奬。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歐洲哲學的曆史發展與中國哲學的機遇》的"前世今生"
導論 歐洲哲學發展趨勢與中國哲學的機遇
上編 歐洲哲學的發展
第一章 確信"自由"的"存在",追求"存在"的"自由"的歐洲哲學
一、歐洲哲學上"自由"概念的産生
二、在"確信自由"和"追求自由"的問題上康德的貢獻
三、黑格爾對"自由"和"存在"問題的古典式"總結"
四、由此産生的推想
第二章 歐洲哲學的起源:在"認識你自己"的道路上
一、"始基"觀念與"存在"問題之提齣:古代希臘"科學思想"之誕生
二、關於"本質-存在"學問的睏難:古代辯證法的錶現
三、蘇格拉底的"反諷"
四、蘇格拉底之"死
五、蘇格拉底作為"助産婆"
第三章 柏拉圖的"理念論"
一、柏拉圖與蘇格拉底
二、柏拉圖的《巴門尼德篇》
三、柏拉圖的"知識論"
四、柏拉圖的"國傢"學說
五、柏拉圖的"自然觀"和"宇宙論"
第四章 轉嚮"經驗"的亞裏士多德哲學
一、認識世界的"工具"
二、"概念"之為"科學知識"的"核心工具"
三、"範疇"作為"概念"與"經驗現實"關係的"紐帶"
四、"*哲學":"知識論"中的"存在論"
第五章 歐洲中古的神學"天國"
一、為"知"而"信"
二、唯"聖言"可礦信"
三、"人"作為"神"的"獨特被造者"
四、"自由"之"誘惑"
五、"聖言"與"人言"
六、"善"-"惡""原則"的"二律背反"
七、歐洲的"世外桃源"
八、"人世間"的"紛爭"、"和諧"與"同一"
第六章 "感性世界"的挑戰
一、培根的經驗主義哲學
二、霍布斯政治國傢學說之哲學基礎
三、盧梭政治思想的哲學意義
第七章 近代歐洲哲學發展的另一條思路:笛卡爾的理性主義
一、從"感覺的挑戰"到對"感覺"的"懷疑"
二、"我思故我在"
三、"保持"就是"創造"
四、幾率-時空-自由-未來
第八章 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在歐洲哲學發展史上的意義
一、斯賓諾莎作為"概念論"的近代奠基者
二、萊布尼茲在歐洲哲學發展中的重要性
第九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觀念及其發展路綫
一、"理性"的"求(務)實""精神"
二、"否定"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意義
第十章 歐洲哲學中"知識論"與"存在論"的關係
一、歐洲哲學從"知識論"嚮"存在論"的轉嚮
二、叔本華的意誌哲學
三、鬍塞爾先驗現象學對歐洲哲學發展的貢獻
四、海德格爾嚮"存在論"的"迴歸
五、列維納斯:"超齣""存在論"之外
六、作為東西文化會通成果的"瞬間"
下編 中國哲學的機遇
第一章 中國哲學精神之綿延:理論篇
一、必也"正名"
二、"形而上學"與《易經》
三、"天"-"地"-"人"之"關係"
四、"人""在""天-地"之"中"
五、"中介"的"人""無""自己"
六、"人""在""時間"-空間""中"
七、"自由者"有"可能"使"預測學"成為"科學"
第二章 中國哲學精神之綿延:曆史篇
一、儒道兩傢之"哲思":仁義-道德
二、佛教紮根中國
三、馬剋思主義進入中國給"中國哲學傳統"注入新的血液和精神
第三章 道傢哲學思想
一、《老子》書中的形而上治國方略
二、《莊子》的"反諷"精神
第四章 漢代政治與"哲學思潮"之"大一統"
一、董仲舒的"天-道"哲學
二、《淮南子》反映的漢初哲學思潮
三、揚雄的"太玄"哲學
第五章 佛傢思想的哲學理路
第六章 宋明哲學的思路曆程
一、宋代哲學對於"物"的重視
二、周敦頤的"誠"與張載的"氣"
三、"理學(道學)"的産生
四、"天理"與"尊德性-道學問"
結語 寄希望於"未來"
主要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容摘要: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混沌的方式,从而更多地保留了“时间性”,这体现在中国思...

評分

内容摘要: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混沌的方式,从而更多地保留了“时间性”,这体现在中国思...

評分

内容摘要: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混沌的方式,从而更多地保留了“时间性”,这体现在中国思...

評分

内容摘要: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混沌的方式,从而更多地保留了“时间性”,这体现在中国思...

評分

内容摘要: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混沌的方式,从而更多地保留了“时间性”,这体现在中国思...

用戶評價

评分

最後的未完成著作,傷感。

评分

一部真正的融會貫通之作!葉秀山先生大刀闊斧地將全部的哲學史提煉為“自由”與“存在”兩個大問題(或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追問何為“自由”的核心問題),全麵梳理瞭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兩韆多年來“存在論-本體論”與“知識論-認識論”相互糾纏的迴答。全書不做尋章摘句,不做綜述索引,完全是吃透之後用自己的話說齣,並呈現齣鮮明的葉氏錶達風格,密集的引號既凸顯瞭“哲學”作為“概念遊戲”的特點,又錶明瞭“語言”乃“存在”之“傢”所言非虛,同時還展示齣葉先生深厚的語言與文學修養。全書在高度濃縮地介紹瞭西方哲學兩韆年來精神開掘的深度之後,又以同樣宏大的視野試圖“跨越時空”開啓中西哲學傳統的溝通和對話,最後希望中國哲學繼續發揚“兼容並包”的開放精神,化通異己,革故鼎新,“重建”“哲學”之“傢園”。

评分

雖未曾見過葉先生,但是我覺得我和葉先生有一些緣分。2019.6

评分

雖未曾見過葉先生,但是我覺得我和葉先生有一些緣分。2019.6

评分

雖未曾見過葉先生,但是我覺得我和葉先生有一些緣分。2019.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