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知名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任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毛泽东和蒋介石打了几十年,水火不容,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爱读《曾文正公全集》。 曾文正公,指的是曾国藩。 毛泽东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认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时时翻阅,认为曾国藩的著作“是任何政治家所必读的”。他说:“曾公乃国人...
评分 评分感谢豆瓣读书的赠书。 犹记得小时候,我的读书启蒙源于在我爸的书柜里翻书,但凡我觉得好的就悄悄顺走,放到自己的书架上。留下的都是我完全不感兴趣、几乎没有碰过的书,其中就包括一本《曾国藩》,一本《左宗棠》。《曾国藩》其实我还是翻了翻的,读到一段关于彭玉麟的凄婉至...
评分在微博上一直关注张宏杰老师。作为一个当代历史学者,张老师的微博,有历史,也有社会现实。他谈一些问题,既有史家眼光,也有知识分子的情怀,让我受益良多。 几年前读过张老师的一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讲环境、社会制度对国民性塑造的过程。从春秋战国一直分析到明清,...
不是一本很严格的传记,但值得看。
评分对我这样历史小白来说,还是可以的
评分不推荐。如果作者不要写这么多个人感情的评注在里面,我会给四星,而且《曾国藩传》这本书会更清新爽洁,行文表达会带给读者更加高效的阅读感。我们读传记需要的是准确的连贯的叙事,而非夹杂大量人云亦云的评语,特别是还附加了很多个人判断之下,看起来十分缺乏理性的结论。
评分急就章。行文重複冗沓,甚至僅隔兩頁,就有完全相同的句子出現。基本上引一段史料,就會緊跟著用白話大概譯一遍,徒充字數而已。另外也未見什麼新意,多是卑之無甚高論之言。
评分读得甚是投入,颇多感慨,一本极好看的传记。当效仿曾国藩治学、为人、做事上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坚持信仰、恪守职责、真诚待人、严于律己。有时候大拙就是大巧,成就伟业的人,当有大格局,必不走捷径。走正道,必不辜负这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