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知名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任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感谢豆瓣赠书! 本书的目的在前言中说了:希望读者花不太长的时间,就能完成对曾国藩一生的功名事业和心路历程的了解。在这点上,作者很成功,语言生动,书容易读,像百家讲坛。特别是作者每引用一段文言就自己用白话翻译出要义,所以想看内容的读者并不需要花时间读大段的文言...
评分 评分曾国藩,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并且不留骂名,全身而退。他的《曾国藩家书》,摆满了书店一角。他的一生,被许多学者反复研究。他的后人们,也闪耀在各个领域的舞台上。 初读《曾国藩传》,实在是读得很浅,但是又深深被这个人震憾,他身上所具备的很多优秀品质都是我们...
评分在微博上一直关注张宏杰老师。作为一个当代历史学者,张老师的微博,有历史,也有社会现实。他谈一些问题,既有史家眼光,也有知识分子的情怀,让我受益良多。 几年前读过张老师的一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讲环境、社会制度对国民性塑造的过程。从春秋战国一直分析到明清,...
评分久不为读书下泪,今读至曾公之逝,泰山颓矣,哲人萎矣,泫然不知涕泪之无从也。艰苦卓绝,奋志鹰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十九年八月廿六日阅讫于长沙望岳楼,是日小女第一天上幼儿园也。
评分鸿篇巨制,读曾国藩一书足矣。
评分总体上是读来舒服的通俗传记,但是总觉得张宏杰越来越多的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虽然达意上没有问题,但是夹杂其中总觉有些隔阂。传记基本讲述了曾的一生,每遇人生之关键节点,都能做以传主的主观视角进行的分析,能感受到颇求真求实的态度。曾置身于时代的大浪潮中,其实终生没有脱离一介书生的精神内核,但却以极强的意志和文化自省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士大夫典范。宦海浮沉是一个不断有可能遇到一朝输遍半生的历程,而有所成者,必然是不汲汲于眼前而周旋有方的有志之人。
评分三星不能再多了——主观态度太多,另外天津教案有三页连着重复,编辑校稿上班睡着了么?
评分不推荐。如果作者不要写这么多个人感情的评注在里面,我会给四星,而且《曾国藩传》这本书会更清新爽洁,行文表达会带给读者更加高效的阅读感。我们读传记需要的是准确的连贯的叙事,而非夹杂大量人云亦云的评语,特别是还附加了很多个人判断之下,看起来十分缺乏理性的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