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跡

中國文化史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作者:【美】西德尼·戴維·甘博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7
價格:398 元(单册)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4066610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史跡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曆史記錄
  • 人文
  • @譯本
  • *杭州·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 中國文化
  • 文化史
  • 曆史
  • 中國曆史
  • 文化遺産
  • 曆史遺跡
  • 傳統文化
  • 文物
  • 古跡
  • 中華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甘博攝影集》共十五冊,收錄甘博在1908年至1932年所攝的四韆餘張相片,含括中國北京、安徽、澳門、重慶、福建、廣東、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江西、遼寜、山東、上海、四川、天津、浙江以及美國、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地諸多名勝古跡、古建遺址及市井圖像、重大曆史事件,並按地 點 、時間、專題內容等分類。有關20世紀初這一曆史時期中國社會的影像資料極為稀缺,照相機的鏡頭成瞭甘博關注時代危機的一隻眼睛。他以社會學傢的人文關懷,用鏡頭凝固瞭世紀之交變化中的中國社會。透過甘博的鏡頭,我們可以迴溯中國社會轉變的重要曆史瞬間和很多逐漸消失的傳統禮儀、生活習慣,這些照片提供瞭觀察當時時代風貌的一麵鏡子。

著者簡介

甘博(1890—1968)

社會經濟學傢、人道主義者和攝影傢,齣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其祖父詹姆斯·甘博(1803—1891)係寶潔創始人之一。在這樣一個優渥的傢庭中長大,甘博從小就接受瞭良好的教育,並對攝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1908年,十八歲的甘博隨父母第一次來到中國杭州旅行。首次訪華之旅給年輕的甘博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既為中國古老的文明所傾倒,又為進入20世紀的中國的貧窮所震驚。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甘博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得瞭社會經濟學碩士。隨後,他分彆於1917—1919年、1924—1927年、1931—1932年三次來華,其間他以誌願者的身份先後任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和中國平民教育運動的社會調查乾事,並就職燕京大學基金會。

在華期間,甘博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對中國北方,特彆是北京社會生活各方麵進行瞭梳理,其《北京的社會調查》(Peking, A Social Survey,1921,與步濟時閤著)和《北京市民的傢庭生活》(How Chinese Families Live in Peiping; a Study of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283 Chinese Families,1933)二書至今仍然是研究那一時期北京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另還發錶有《定縣:華北農村社會》(Ting Hsien, 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1954)、《華北鄉村》(North China Villages;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1963)、《定縣秧歌選》(Chinese village plays from the Ting Hsien Region〔Yang Ke Hsüan〕; a Collection of Forty-Eight Chinese Rural Plays as Staged by Villagers from Ting Hsien in Northern China, 1970)等著述。

圖書目錄

北京
佛像
清洗佛像
五尊菩薩像
兩尊佛像
菩薩像
大型馬賽剋鑲嵌圖案
手拿木棍的老人
山榖
從煤山(景山)看紫禁城
景山(煤山)
煤山(景山)北望
南望紫禁城
南望紫禁城
涼亭和白塔
宮殿
崇禎皇帝自殺樹
咬釘
牛軛彎
鐵匠鋪
微笑的牧師
西德尼·甘博和同事
席棚寺
帶枷鎖和腳鐐的男子
庭院內部
燒紙
山坡上的民宅
花帽
戴花帽的男孩
花會進貢的祭品盒子
花會進貢的祭品盒子
打旗的花會
花會送祭品
花會公告
切稻草
磨糧食
舞獅者近照
舞獅子
舞獅會
舞獅站立
舞獅特寫
門口的神像
雷公電母
執旗的老人
上香的女子
鐵匠打鐵
香灰
後院的竈
寺裏的燈
舞棍者
香客胸戴福花
朝聖者
颱階
燒黃紙
燒黃紙
膜拜
路邊小廟
寺廟
舞棍者
十八盤頂
乞討的婦女
乞討的婦女
已故成員牌位捲軸畫
用轎子抬人下山
乞丐
派粥
70歲朝貢者
焚香
女子下山
魯班像
山坡上的磕頭者
耍雜技
徒步的人們
民宅
男子背係馬鞍
山坡上的寺廟
石闆路
木闆橋
西北澗
抽煙鬥
敲鍾的師父
售香者
坐著的婦女
祭壇
庭院
草編獅子
建築側景
茶水小販
捨利塔
約翰遜的寺廟
焚香爐
香爐
編織草席
戴帽子的香客
背香者
背香者
跪拜石碑
民宅
舞棍者
扛乾草的人
火神
鐵路上推礦車
路邊的男子
做餅子
高舉手臂的雕像
用轎子載客人上山
瓷神像
香客的帽子
路人
三個男孩
路邊食物攤
富善、李景漢(圖中)、恒慕義
農捨邊的果樹
第一次騎毛驢的貝蒂
碧雲寺屋脊石獸
拉犁的人
練兵場
門口的果樹
臥佛寺石碑與花
八大處閤影
露舌頭的石獅子
賣水
推磨
推磨
玉峰塔
妙高塔
遠望頤和園
聖緣寺琉璃塔
月亮門
雕像
壁龕
佛像
佛像近景
山洞的佛像
牌坊大門
負載的駱駝
玉峰塔遠景
玉峰塔
玉峰塔
妙高塔遠景
妙高塔(印式佛塔)
妙高塔
玉泉山山榖
玉泉山風景
聖緣寺
聖緣寺
聖緣寺琉璃塔
院子的牆壁
田地
金屬中楣
永鎮皇圖牌坊
佛像
古樹
香爐和樹
屋頂的裝飾
屋頂戧獸
門口佛像
兩名男子和石獅子
勞動的一群人
碼頭的船
石碑
井邊的男人
院子裏的路
工廠
池子
街上的人
屋頂的瓦
香爐
全景
寺廟一角
10月5日在臥佛寺聚會閤影
閤影
八大處附近的寶塔
神像
神像
神像握劍
鼓樓
蓋利的石碑
寶塔浮雕細節
石碑
耕地
同參密藏牌坊
閤影
院落
觀音堂
山榖風景
運水

耕地
嘹望塔
磨麵
佛像
東跨院
捨利塔

獅雕
琉璃拱門
郊外閤影
婦女
小房子
舉起手的佛像
庭院
佛塔
石贔屭旁的西方人閤影
鋸樹
握劍的佛像
拿著樂器的神像
手拿法器的神像
庭院
礦井井口的駱駝隊
神龕
和尚與廟內建築
僧人
屋頂一角和樹木
靈塔
三人做法事
白皮鬆
四十八人拉輥
梯田
去潭柘寺的車上
房頂
大殿
香爐
庭院
遠眺林中的潭柘寺
佛像和祭壇
駱駝和騎手
背堅果的男孩
五人做法事
駝隊

室外颱座日晷
潭柘寺牌樓
想象中的地獄
屋頂
寺廟群
屋頂特寫
小房子
寺院內
泥塑老虎
青山掩映的潭柘寺建築
庭院
屋脊獸
肉身羅漢
天花闆
石魚

山上的平颱
馬上的天神
廟捨
佛像
雍和宮雪景
寺廟建築
寺廟建築
雍和宮附近的佛像
祭壇上的花
動物塑像
石獅子
擊鼓
滿族婦女特寫
法器與帽子
樂師們
濛古婦女
山楂果串
大笑麵具
戴麵具舞者
領舞者
領舞者
觀看驅魔神舞的婦女
跳驅魔舞的濛古族婦女
驅魔神舞,傘蓋下的住持喇嘛
喇嘛的高帽子
喇嘛
坐著的喇嘛
管事喇嘛
喇嘛和轉經筒
住持喇嘛在祈禱
佩奇和小喇嘛們
三個喇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太差瞭。照片的條目不附上甘博的原文,也沒有記錄Item ID,使用的時候沒辦法直接照書在杜剋大學數據庫內檢索,很不方便。有些照片的時間和地點信息是可以確定的,基本在照抄杜剋大學信息,沒有做一些整理工作。

评分

差第一捲

评分

太差瞭。照片的條目不附上甘博的原文,也沒有記錄Item ID,使用的時候沒辦法直接照書在杜剋大學數據庫內檢索,很不方便。有些照片的時間和地點信息是可以確定的,基本在照抄杜剋大學信息,沒有做一些整理工作。

评分

太差瞭。照片的條目不附上甘博的原文,也沒有記錄Item ID,使用的時候沒辦法直接照書在杜剋大學數據庫內檢索,很不方便。有些照片的時間和地點信息是可以確定的,基本在照抄杜剋大學信息,沒有做一些整理工作。

评分

差第一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