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二戰秘史

左營二戰秘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遠足文化
作者:郭吉清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NTD4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86304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记录
  • 左營
  • 二戰
  • 歷史
  • 軍事
  • 台灣
  • 高雄
  • 日治時期
  • 戰役
  • 秘密
  • 文化資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九四四年,日本在二戰中於菲律賓海戰慘敗後,實施「捷號作戰」,開始以潛艦、戰機、特殊兵器對美軍艦隊展開奇襲,「震洋」即是其中一種特攻兵器。震洋一詞,取自明治時代的軍艦「震洋艦」,隱含「一發必中,擊沉敵艦,震撼太平洋」的深意。

本書從二○一二年發現左營震洋隊的遺址開始談起,細數後來的考察、口訪及爬梳史料的成果,解開隱藏舊城七十載左營震洋隊的歷史,側記左營舊城及臺灣史鮮為人知的一段記憶。

作者與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重返左營海邊部隊舊地,也先後探訪了自助新村的眷戶,試圖拼出對震洋隊遺址的共同記憶。全書以作者的訪日回溯之旅作結,在福岡會見薄隊長之子大賀誠治、大賀正義,一起走過當年震洋特攻隊途經的佐世保軍港、龜山八幡神社和川棚魚雷艇受訓所的遺跡。

作者简介

郭吉清,高雄市人,一九五五年生。從小著迷於探險祕境,退休後常遊走於田野之間。文化大學影劇系畢,公務人員高考攝影職系榜首,曾任攝影教師、特約攝影記者、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技士、高雄縣文化局視覺藝術課課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編審、組長,並擔任高雄市圖書館分館主任至退休,現任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諮詢委員,是舊城西門最先定址者、「雙城古道」的踏查及命名者。著有《高雄歷史影像專輯》、《高雄掌中乾坤布袋戲春秋》、《左營薛家珍藏老照片專輯》、《永富平埔文化歷史調查》、《旗山區大林社區文史紀錄專輯》等。

廖德宗,高雄市人,一九六一年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測量系、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理碩士、測量技師,現職皇輿科技總經理。長年投稿《高雄文獻》,曾經發表〈重新發現覆鼎金之起源──覆鼎金山〉、〈重現鳳山縣新城的城池與街市〉、〈鳳山雙城古道踏查〉、〈探索左營新庄子「十八埒」舊地名起源〉、〈鳳山縣舊城內寺廟、官署與街道空間之考證〉、〈清代鳳山新城城池與街市之空間復原〉、〈左營舊城的日軍震洋隊神社及遺址探查〉、〈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清代左營龜山八景踏查〉、〈鳳山神社遺構及空間考證〉等專文。

目录信息

市長序
局長序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發現震洋隊遺址
一、昭和水管的身世之謎
二、西門與防空洞遺跡出土
三、埤子仔頭震洋隊相關文獻
四、埤子頭震洋隊基地的前身
五、埤子頭震洋隊基地配置解密
六、震洋神社的解讀歷程
七、震洋隊文章的發表與回響

第二章 震洋特攻隊的由來
一、第四「金物」──震撼太平洋的海軍震洋艇
二、忠誠與榮耀的日本人──震洋特攻隊的隊員
三、從機械原理到海上溝通──震洋部隊的訓練
四、北起韓國,南至婆羅洲──震洋部隊的部署
五、進駐臺灣本島的十支震洋隊
六、進駐高雄左營的四支震洋隊
(一)第二十震洋隊:薄部隊
(二) 第二十一震洋隊:竹內部隊
(三)第三十一震洋隊:栗原部隊
(四)第二十九震洋隊:永井部隊
七、激戰馬尼拉、沖繩──震洋隊的實戰和殞落

第三章 薄部隊──集訓、成軍到遠颺臺灣
一、集訓與成軍:川棚魚雷艇訓練所時期
(一)移轉與赴任──年輕氣盛的薄繁藏部隊長
(二)不靠譜的「綠色青蛙」──令人失望透頂的震洋艇
(三)瀰漫緊張氛圍的海軍基地
(四)驚險萬分的海上襲擊訓練
(五)魚雷艇訓練與結業
(六)九州佐世保的婆娑世界
(七)「二等飛行兵曹」晉升典禮
二、出征實錄:幾經波折,飄洋過海到臺灣
(一)搭乘美保丸出征
(二)誤撞美軍潛艇水雷,隊員下落不明
(三)大難不死──重返佐世保防備隊
(四)再次入湯上陸,外宿一夜
(五)神風特攻隊的犧牲壯舉
(六)與雙親會面
(七)搭乘第一東洋丸,再次出征
(八)九州外海甲板上,美味的罐頭紅豆飯
(九)浮動水雷的危機──終於通過黃海及臺灣海峽
(十)進入滿目瘡痍的高雄要塞港
(十一)你是獵頭族嗎──對臺灣人的第一印象

第四章 薄部隊──左營紀事與終戰之後
一、戰時的左營紀事
(一)登陸左營軍港,進駐埤子頭基地
(二) 整備營舍與格納壕
(三)部隊裡的歲暮及元旦遙拜式
(四)初次經歷美軍空襲左營港
(五)與隊員同遊高雄市區
(六)左營港的「荒鷲砲台」
(七)日本海軍的「月光」戰鬥機
(八)在左營港進行海上訓練
(九)夜間攻擊訓練
(十)「緊急集合」烏龍事件
(十一)美軍船艦以圓木和寬幅網防襲
(十二)蛟龍潛艇隊
(十三)在海軍紀念日舉辦角力大賽
(十四)七英靈的最後
(十五)一無所獲的失蹤搜索
(十六)與佐藤少尉罰跑的回憶
(十七)晦暗的最後一夜
(十八)美軍大轟炸
(十九)北壽山油庫大爆炸
(二十)A-20轟炸機落海事件
(二十一)基地隊與龜甲彈
(二十二)公用使與軍餉
(二十三)行跡敗露的「脫外」事件
(二十四)從天而降的降落傘新聞
(二十五)臺灣高砂族隊員
(二十六)甲飛十六期灣生入伍
(二十七)搭乘員的日常勤務
(二十八)半屏山與左營街
(二十九)「櫻壽司」的活潑女店員
(三十)臺灣的水果
(三十一)部隊軼事與生活趣聞
二、終戰、自活與遣返
(一)終戰時的詔書
(二)解體震洋艇
(三)中國軍登陸
(四)燒毀震洋神社
(五)日本海軍集中營
(六)集中營裡的運動會
(七)戰後高雄港的掃雷
(八)自謀生活:新港農耕組
(九)竹山自活的回憶
(十)薄隊長的終戰紀事

第五章 歷史見證者──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
一、重返左營震洋隊舊地
二、回想自願當兵的十八歲
三、左營海兵團的魔鬼訓練
四、分發前往竹內部隊──第二十一震洋隊
五、格納壕與工作分配
六、震洋艇的構造與整備
七、特攻部隊的飲食與作息
八、當終戰日到來
九、戰後服務警界逾三十年

第六章 震洋防空壕──自助新村眷戶的生活回憶
一、就近的颱風避難所──楊維環上校的年少回憶
二、「不得據為己有」──顧大姊記憶中的鄰居
三、我家住在城牆邊──李成龍對防空洞的記憶
四、沒人敢進去的神祕地道──李志強的回憶
五、防空洞裡的油封車──孟昭光的回憶

第七章 寂靜的古城──震洋隊遺址現況
一、城牆與砲台上的歷史軌跡
二、徐家門前的日軍軍魂塚
三、震洋神社遺緒
四、震洋防空壕的配置與現況
五、左營海邊的震洋艇格納壕
六、第二十九震洋隊所在地

第八章 訪日回溯之旅
一、搭機前往日本福岡──薄隊長的故鄉
二、參訪佐世保軍港與八幡神社
三、參訪川棚魚雷艇訓練所遺跡

註釋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叙述历史事件的顺序与条理清晰,前文提及的格纳壕与遗迹也有一一对应佐证,书的最后还有详细介绍遗迹现状

评分

本书叙述历史事件的顺序与条理清晰,前文提及的格纳壕与遗迹也有一一对应佐证,书的最后还有详细介绍遗迹现状

评分

本书叙述历史事件的顺序与条理清晰,前文提及的格纳壕与遗迹也有一一对应佐证,书的最后还有详细介绍遗迹现状

评分

本书叙述历史事件的顺序与条理清晰,前文提及的格纳壕与遗迹也有一一对应佐证,书的最后还有详细介绍遗迹现状

评分

本书叙述历史事件的顺序与条理清晰,前文提及的格纳壕与遗迹也有一一对应佐证,书的最后还有详细介绍遗迹现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