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1-09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1833—1905),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是第一位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本书收录了李希霍芬1868年至1872年间的中国考察日记及部分手稿、私人信件,由其学生整理而成。本书文笔生动流畅,除真实地反映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外,也记录了其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弥足珍贵。另外,李希霍芬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国际问题的认识,也发人深省。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曾长期在波恩和莱比锡大学担任地理学教授,一生出版了将近200部地质地理学著作,其中对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李希霍芬于1868年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之久的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中国13个行省,搜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情报。回国后,李希霍芬先后出版了五卷《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在欧洲地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理论,并且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李希霍芬的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地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蒂森,李希霍芬的学生,《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由其根据李希霍芬身后遗留的在中国进行考察时的日记、手稿以及数量众多的私人信件编辑整理而成,出版于1907年。与其学术著作《中国》不同的是,本书更多地记录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七次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和个人经历,是一本生动的旅行日记。其内容丰富,包含了李希霍芬对中国山脉、地质结构、气候、人口、经济、文化以及殖民情况的介绍;语言通俗,为读者了解当时中国的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李希霍芬在日记中对旅行中的水路交通、各地的物产、人们生活状况、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影响、罂粟的种植情况等等作出了细致精确的描述。将该书翻译成中文,首先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提供了依据,其次为地理地质学界对李希霍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更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李希霍芬说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哈哈。但他没有细说理由。但他想看盐井,哪知道船过去了也没有看到,深感遗憾,这个细节有意思,
评分流水账中零散分布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一个尤为有意思的小点:欧美人攫取财富显然并没有“义不义”的说法,因而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压力。主观描述太多降低作品价值。或许也不该把日记认定为“作品”?
评分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的独特之处有二:经常以地质学家的身份进行观察,走的大多是偏远山区或最最普通的小镇。尤其后者,太令人惊叹了,李希霍芬走过太多太多乡间小路,足迹几乎遍布全中国,与其他走马观花的外国旅行者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发现,直接死于太平天国军队刀下的人远远少于因躲避太平军而躲进深山后被饿死的人数,可以无数次体验被乡下人围观并被骂洋鬼子,能够告诉我们在清末的四川等地仍有许多自成一体的蛮人部落,能够发现乡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积极开垦土地,反而不断砍伐树木做柴火,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能够留意到许多深入贫困地区的欧洲传教士的传教事业并不顺利甚至很悲惨。其中有几个插曲意味深长,包括怒打偷狗贼,惩治乡间小路“碰瓷”犯等等。总而言之,强烈推荐!
评分大量的旅行细节和观感,很有趣的一本书。透过作者的手眼,可以看到中国各地的风情。书中反复出现作者被围观的情景。
评分这次是真看完了 充满景仰。李氏的正直 洞见 学术造诣 处事能力 孜孜不倦的求索 都太让人敬佩。接下来瞅瞅斯坦因。 另外这还是特别的时代风物注脚 太平天国后 同治回乱当时
清醒认识到乱砍滥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导致洪水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剧增。 中国人对有关银子的话题尤其感兴趣,对知识大多不感兴趣,这一点甚至不如朝鲜人。中国人还沉迷鸦片,喜欢耍小聪明,比较愚昧,喜欢成群结队围观外国人。当然也不全然,有的地域好一些。感叹中国...
评分这本书最重要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北德意志工程师,满地找煤矿,收集化石,给地层岩石分类,或者规划铁路线路。而是作为一个亲历者,从侧面记录了太平天国、捻军、同治回乱之后的中国,各个地方被战争蹂躏的样子,以及和有幸未经历战火的州府之间的鲜明对比。 太平天国战争...
评分这本书最重要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北德意志工程师,满地找煤矿,收集化石,给地层岩石分类,或者规划铁路线路。而是作为一个亲历者,从侧面记录了太平天国、捻军、同治回乱之后的中国,各个地方被战争蹂躏的样子,以及和有幸未经历战火的州府之间的鲜明对比。 太平天国战争...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