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頻頻獲奬的葛亮,在這本書裏,以有關電影的散文與讀者見麵,講述與電影有關的好故事。
夜色中的露天影院,《少林寺》熱映萬人空巷,“時尚硬漢”高倉健,《廬山戀》與“中國第一吻”;“好萊塢”撲麵而來,《魂斷藍橋》到《廊橋遺夢》,永遠的嘉寶,兩個老影迷的隔世情緣;《三十九級颱階》,廢棄工廠區·地下影片觀摩會,“物質生活”音像店的秘密之旅。
用一種清新的、很有生氣的筆觸來敘述或者評論,葛亮對光影中的童年、少年與青年生活的追憶與思索,讀後令人感懷;他敏感有緻的觀察和齣色的文字功力,在書中錶達的淋灕盡緻。
在光影變化中流轉的人生,這故事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屬於我,也屬於你。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文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係,現為副教授。著有小說《北鳶》《硃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文化隨筆《繪色》《小山河》等。作品被譯為英、法、意、俄、日、韓等語言。
《硃雀》入選《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2016年以《北鳶》再得此榮譽。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傢書係”“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係”等,曆年獲得海內外三十餘重要奬項。近期包括2016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彆大奬、2016年當代五佳長篇小說、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書等,作者獲頒《南方人物周刊》“2016中國魅力人物”《GQ智族》2017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作傢”,2017“海峽兩岸年度作傢”。
这些天一口气读完了葛亮老师的《绘色》,这本书汇集了老师观影的历程和与电影发生的轶事。书中提到多种多样、跨越年代的电影,但很奇妙的是,即使有部分电影我从没看过或仅仅听说过名字,却在葛亮老师的描绘中去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温存。 一部电影,是人生的一个坐标...
評分 評分 評分青年作家葛亮携新书《绘色》亮相上海书展,解说一个小说家眼中的“电影中国”。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的葛亮﹐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备受瞩目,著有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等,长篇小说《朱雀》曾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他是这个...
評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多加批注的书。 《绘色》“色取之于光影,绘之以文字。”,光影即为电影,文字即为评论,合二为一,即为“绘色”——葛亮先生的一本影评集。 电影,是一种时代经验的载体,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是一代人的共同经验。文学也是如此,在《绘色》中,我看到了...
最感動感嘆的是筆下那些如光影般斑斕又活色生香的小人物,或樸實,或蒼涼。而我也愛他的筆法,好像一根根針刺破慘白的皮膚,鮮血淋灕汩汩湧動,是生命裏無力無奈而又不停跳動的力量。
评分終於讀完這本。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跟電影有關的往事和人,葛亮的童年到碩士畢業參加工作,由木蘭、外公和裘靜串起,寫電影留在生命中的印記;數十篇影評。這本書是文字和電影的相遇,是有著濃重的葛亮的印記:美好,安靜,考究。該書裝幀精美,設計用心,值得收藏。
评分前部分的故事挺好的,後麵的評論一般瞭
评分有關電影的故事,和對經典電影的點評。可以作為我的觀影指南。
评分最感動感嘆的是筆下那些如光影般斑斕又活色生香的小人物,或樸實,或蒼涼。而我也愛他的筆法,好像一根根針刺破慘白的皮膚,鮮血淋灕汩汩湧動,是生命裏無力無奈而又不停跳動的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