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艺术—社会先锋派”兴起,主张让艺术家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建设。本书以罗德琴科、利西茨基和莫霍利-纳吉,这三位构成主义大师为例,对他们的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研究,借由对他们的艺术生涯的考察,本书作者——美国著名设计学家维克多·马格林,审视了这三位艺术家如何在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摄影和设计教育等领域,用设计与艺术创作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最大程度地彰显艺术家的社会使命与抱负。
维克多·马格林,美国著名设计学家,国际著名设计理论刊物Design Issue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可持续设计、社会设计和设计伦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为了罗德琴科和利西茨基而来,其中的观点对比很多值得玩味的内容。以前没有考虑过作为形式的政治学意味,以及艺术家的乌托邦怎样通过作品的结构形式传达。作者说得对,对于这些艺术家的评价不能从作品价值上出发,而必须着眼于他们在时代中的位置,以及他们为了维护与政权的关系而不断对自己做出的调整。
评分内容还不错,关注的是三位艺术家对他们在工业方面的作用的理想与这种关系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对于罗德琴科来说,设计不是美学的间题;相反,它是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因素的综合体。目的、技术和材料相结合,形成了物品生产的政治过程。”印刷得不怎么样,纸张太薄,图像也只有黑白两色。说翻译不用心吧,脚注也都翻译了;说用心吧,又很生硬。
评分不能当作一本了解艺术家作品的著作,如果本着上述目的去读一定会失望,零星的作品和黑白的印刷是无法呈现作品的。是了解三位艺术家理想与实践冲突与调节的一本书籍。三位艺术家都试图通过设计去探索更为深层的时代精神,但都可谓在晚期碰壁:罗德琴科和利西茨基面对斯大林式政权规训,纳吉面对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商业环境。就结果而言似乎不如人意,或许实践的魅力正是正是在于冲突制造的张力与持久的影响,这些绝非能以当时的结果去评判。看后其实很好奇马列维奇的“挫折”,在较为纯粹的环境下,至上主义是否让他幻灭了呢?
评分内容还不错,关注的是三位艺术家对他们在工业方面的作用的理想与这种关系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对于罗德琴科来说,设计不是美学的间题;相反,它是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因素的综合体。目的、技术和材料相结合,形成了物品生产的政治过程。”印刷得不怎么样,纸张太薄,图像也只有黑白两色。说翻译不用心吧,脚注也都翻译了;说用心吧,又很生硬。
评分内容还不错,关注的是三位艺术家对他们在工业方面的作用的理想与这种关系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对于罗德琴科来说,设计不是美学的间题;相反,它是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因素的综合体。目的、技术和材料相结合,形成了物品生产的政治过程。”印刷得不怎么样,纸张太薄,图像也只有黑白两色。说翻译不用心吧,脚注也都翻译了;说用心吧,又很生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