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的灵魂更加自由——《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
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 ,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 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 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编辑推荐:
“蓝色清真寺,不用偏要进去,我只把这名字细细地咀嚼,满口的橄榄味,满脑子的天空高远,各种蓝层叠向上。”
“如此这般,如我一个旧人,耳朵里的纽约,一点不摩登,走了一个多月,把这个国际大都市走旧了。”
“博尔赫斯的《圆形废墟》《交叉小径的花园》《巴别图书馆》和《阿莱夫》,也是吴哥窟的照片,尽管他可能没来过。”
从绍兴、大理,从祁连、西藏,到纽约、吴哥窟、伊斯坦布尔……周云蓬说:“一个人跟一个城市是有命定的缘分的,你生在哪儿死在哪儿,在哪儿恋爱,在哪儿安度晚年,行止处冥冥中自有天定。” 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一路行走,一路歌唱。
如老周的某一段旅程,让我们也“就只携带死海的石子,教堂晨起的钟声,黄昏天上的乌鸦,还有那些石头的温度触感,走去下一个城市”。
周云蓬,诗人、作家、歌手,被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民谣音乐代表”。发行有音乐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清炒苦瓜》《牛羊下山》《四月旧州》等,出版有诗文集《春天责备》、杂文集《绿皮火车》等。凭借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人民文学奖“年度诗歌奖”。
腰封上的盲文设计很用心, 可惜不懂盲文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目录横向排版第一次见, 整体看就像一首诗的排版方式。 从目录就爱上的一本书! 真对得起诗人这个词儿, 每个标题都起的那么诗意且准确。 “不堆砌不拐弯,让人读时不费神, 不忸怩不摆态,不虚幻不晦涩, 所以不引人...
评分 评分作者还是蛮乐观的,失明却借着音乐旅行,他没有丧气,诗与歌伴着他,是久别重逢的老夫妻。不需要花花绿绿的有形世界的陪伴,音乐、诗歌、旅行就以足够,或许这也解释了这本书装饰这么“简朴”的原因吧。 失明、失恋、母亲工作的不如意、父亲的严厉......这本书有特别多的,凡人...
评分[我们烧自己的房子和身体生起火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粗砺沙哑的声音总在我的耳机里响起。听惯了流行音乐很难从一开始就喜欢他,但是听着听着却愈来愈觉得有滋味。歌听了不少,《行走的耳朵》却是我看的第一本老周的书。 《行走的耳朵》不适合批评只适合有感,若想用...
评分作者还是蛮乐观的,失明却借着音乐旅行,他没有丧气,诗与歌伴着他,是久别重逢的老夫妻。不需要花花绿绿的有形世界的陪伴,音乐、诗歌、旅行就以足够,或许这也解释了这本书装饰这么“简朴”的原因吧。 失明、失恋、母亲工作的不如意、父亲的严厉......这本书有特别多的,凡人...
普通的游记散文,特别的一点就是盲人的视角。新出版的书这一类的越来越多,也许是比较好写吧,只需游玩一圈并记下路上的人与事,稍加评注,一本书就出来了。 当代的书少看。
评分没了宛若战旗的长发,老周平和了,平和中带点人间烟火气,养了一只导盲犬熊熊,像无数个中年大叔一样。
评分行文仓促,配照不知所云,只能算小品记叙文,专栏放放可以。
评分周云蓬个人游记+大理速写+玩音乐!各种live实录还算好玩~
评分行文仓促,配照不知所云,只能算小品记叙文,专栏放放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