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

人為什麼活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魯道爾夫·歐肯
出品人:
頁數:259
译者:劉霞
出版時間:2018-8-1
價格:3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11352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德國
  • 魯道爾夫·歐肯
  • 1人文科學
  • ;哲學
  • 唯心主義
  • 哲學
  • 人生
  • 意義
  • 存在主義
  • 自我
  • 思考
  • 精神
  • 心靈
  • 閱讀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為什麼活著》這本書集中體現瞭魯道爾夫·歐肯的“精神生活哲學”,魯道爾夫·歐肯認為哲學不應以抽象概念為中心,應該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為中心。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剋服自然與精神、個體與總體的矛盾,使之不斷走嚮二者的統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人為什麼活著》一書曾對德國乃至世界哲學及文學産生過廣泛影響。他用文學傢的筆調寫齣優美的哲學著作。本書著重論述瞭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手筆既具備哲學的嚴謹精神 又如頌詩般平靜優美 歐肯用簡明而明晰的語言描述瞭精神生活的波瀾曆程。

《人為什麼活著》一書闡述瞭這一切創造和進化的過程,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來自宇宙的生命推動力決定的。歐肯想以“精神生活哲學”來統一、整閤哲學史上自然主義與理智主義、唯物與唯心的對立。

著者簡介

魯道爾夫·歐肯,年幼時體弱多病,傢境貧寒,從小喜愛讀、思考,時常對人生的各種社會現象提齣一係列問題,在當地被稱為神童。中學時代曾不止一次跳級,受到老師的一緻好評,神學傢兼哲學傢羅伊特成瞭他早年*有影響的導師。

魯道爾夫·歐肯於1908年獲諾貝爾文學奬。他曾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就讀。擔任學校教師5年後,他在1871年獲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哲學係教授,1874年轉往德國耶拿大學任教。1913年至1914年間他亦曾在紐約大學任客座講師。

魯道爾夫·歐肯的哲學思想著重精神價值,認為使人成為人的,是精神人格,人憑精神獲得升華。精神的本質在於從生命環境和衝動中獲得解放,獲得自由。作傢努力的目標是為統一支離破碎的思想界提示堅實的基礎。主要著作有《亞裏斯多德的研究方法》、《現代藝術概念》、《哲學術語史》、《精神生活的統一》、《宗教與生活》、《社會主義分析》。

圖書目錄

人為什麼活著
前言
Section 1 人生的價值:
如何度過波瀾起伏的一生
1. 活著!生命自有對抗死亡的絕招
2. 直麵死亡纔能邂逅活著的意義
3. 為什麼說有“有自尊,無死亡”?
4. 數韆年來的“永生”曆史
5. 真正永生與象徵性永生
6. 信仰對立與死亡恐懼
7. 為什麼說脫離肉體等於脫離死亡?
8. 生命的見證意義:擺脫死亡恐懼
9. 抵擋死亡恐懼的*後一道防綫
Section 2 活著的意義:
總有力量令生命真諦觸手可及
1. 能夠同命運較量的勇氣——工作
2. 探尋生命意義的核心
3. 生命的意義:正邪對立論
4. 打開生活的大門——記憶
5. 夢境:虛實結閤的生命啓示
6. 你的人生意義需要自己去創造
Section 3 生命的質感:
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命纔有意義
1. 迴望經院哲學曇花一現的宿命觀
2. 生命:由虛到實纔能觸摸得到
3. 那些墜落山崖的心靈指導
4. 精神生活:可以幻想,但彆沉淪
5. 一個超脫生命的存在——精神
6. 不要甘於空虛,也彆被精神支配
Section 4 生命的探索:
怎樣解讀這個莫測高深的世界
1. 各自獨立為敵,還是相互聯係共存?
2. 一場難辨結局的博弈
3. 精神生活的利與弊
4. 否定客觀世界的唯意誌論
5. 感官係統的局限性
Section 5 活著的智慧:
感悟生命就是迎接自由
1. 笛卡爾的“圓滿”與“不圓滿”
2. “唯名論”與“實在論”所凸顯的人生觀
3. 經驗主義者眼中的生命真諦
4.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巨大衝突
5. 在精神王國裏重塑生命的意義
Section 6 生命的求真:
於現實中撥開精神世界的迷霧
1. “經驗”與“理性”的人生觀博弈論
2.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現實主義
3. 憧憬生命的終極真理
4. 人生風景的來源——活動
5. 現實與精神世界的錯位
Section 7 靈魂與信仰:
尋求一條不懼死亡的人生路
1. 信仰:平庸生活的“調色盤”
2. “三位一體”的人生觀
3. 泛神論,何處纔是靈魂歸處
4. 生命意義的基礎和動力
Section 8 青春的驛站:
你為什麼而活,幼年的自己對此“秘而不宣”
1. 父母:追求生命意義曆程的第一站
2. 無可逃避,卻又關乎成長的兄弟姐妹情
3. 孩子,自我管理是為瞭讓你更好地體驗人生
4. 為孩子的智商與天賦保守秘密
5. 青春期叛逆:人生意義在哪裏
6. 每一個罪犯曾經都很善良
7. 揭秘自卑者的心靈之窗
8. 伴隨成長的執念:尋找自己的優越感
9. 五歲之前,就幫助孩子定義生命的意義
附錄一
哲學傢的迴答:人究竟為什麼活著
1. 德謨剋利特的幸福主義生命觀
2. 犬儒學派與昔勒尼學派對立的生命觀
3. 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生命觀
4. 中世紀人文主義者對生命的看法
5.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
6. 海德格爾的生命觀
7. 機械決定論的生命觀
8. 活著就是一場修行——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
附錄二
名人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問題,文筆實在。。。

评分

內容較為枯燥 不容易理解 自始至終也沒有弄清楚人為什麼活著

评分

什麼都硬拗到“人害怕死亡”上....

评分

什麼都硬拗到“人害怕死亡”上....

评分

不太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