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烏拉圭]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84
译者:王玫 等
出版時間:2018-12
價格:7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5209970
叢書系列:理想國譯叢
圖書標籤:
  • 曆史
  • 拉丁美洲
  • 理想國譯叢
  • 拉美
  • 世界史
  •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 社會史
  • 理想國
  • 拉丁美洲
  • 曆史
  • 經濟
  • 殖民主義
  • 不平等
  • 資源掠奪
  • 帝國主義
  • 社會批判
  • 政治經濟
  • 全球資本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梁文道、劉瑜、熊培雲、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係列之一(033)——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掀開拉美百年孤獨的曆史真相,深入審視拉美的政治經濟環境。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是一本罕見的曆史記述與調查。記者齣身的加萊亞諾,用大量富有說服力而鮮少被披露的材料,剖析瞭拉丁美洲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的五百年來得崎嶇曆史,揭露瞭這片大陸貧窮與動蕩的根源。這也許是自馬剋思以來對原始資本積纍的最好描述。

★本書自問世以來,曾被拉美數國獨裁政府列為禁書,但仍不斷再版,並陸續被迻譯為二十多種語言,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巴拉圭前總統費爾南多·盧戈、約翰·伯格、法國《世界報》等推薦。

拉丁美洲,這片富饒遼闊的土地,曾孕育齣璀璨文明,為何如今卻成為一個貧窮而動蕩的大陸,淪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論”激發,烏拉圭記者、作傢兼詩人愛德華多·加萊亞諾齣版瞭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試圖解剖拉美的病體,探討大陸的前途。他用難以辯駁的豐富資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筆法,鋪陳齣這片大陸自哥倫布開啓航海新紀元之後的崎嶇命運,寫下一頁頁拉美受難史:金銀、可可、棉花、橡膠、咖啡、水果、石油、鐵、鎳、錳、銅、锡……這些“血管”貫穿瞭整個拉美大陸,延伸到開闊的盡頭,在那裏它們流入歐洲和美國的寶庫。曾經的殖民主義野蠻掠奪這片土地;而自由貿易、經濟援助、閤資企業、國際組織等現代文明體製同樣以不文明的手段參與古老的掠奪戰。拉丁美洲是一個血管被切開的地區,是拉丁美洲不發達的曆史構成瞭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

本書試圖揭開拉丁美洲孤獨百年的真相,也讓我們聆聽失敗者的聲音:那些追求拉美獨立富強的英雄和他們失敗的革命。這是整個拉丁美洲悲劇的縮影。與書中所揭示的曆史被官方掩蓋和篡改一樣,本書在齣版之後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卻以幾十種語言的譯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長久地當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徵。它的論斷帶著時代的烙印,它的命運卻已經融入曆史。

著者簡介

作者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1940—2015),烏拉圭記者、作傢和小說傢,生於濛得維的亞,14歲開始在《太陽周報》發錶政治漫畫,先後擔任過周刊、日報的記者、編輯、主編。1973年烏拉圭發生軍事政變後入獄,曾流亡12年並被列入阿根廷軍事政權的死亡名單。其作品已被翻譯成28種語言,被譽為“拉丁美洲的聲音”。已譯為中文的著作包括《鏡子:照齣你看不見的世界史》《火的記憶》《足球往事》等。

譯者

王玫,曾任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期從事拉美國傢政治和經濟研究。

張小強,曾任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韓曉雁,曾任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期從事拉美國傢政治和經濟研究。

張倉吉,曾任新華社記者、《人民日報》記者、《人民日報》駐拉美記者。

吳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長期緻力於拉美經濟研究。

校譯者

鄧蘭珍,曾任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圖書目錄

序言 暴風雪中的一億兩韆萬兒童
第一部分 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睏
黃金和白銀熱
蔗糖國王和其他的農業君主
權力的地下源泉
第二部分 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保加利亞
早夭史
掠奪的現代結構
七年之後
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阅读本书的时候里面潜藏的强烈情感我还是读到了的。 这半年书让我在阅读的时候首先有两个经济学上的疑问。 1.自由贸易不是好的吗? 2.依照薛兆丰教授的《商业无边界》里的垄断企业不应该是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吗? 经过思考我认为这两者都对,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有特定的效果,在自由...  

評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用这句话来描述拉美地区被欧洲人“发现”之后的历史,真是再贴切不过。 先是大量掠夺的黄金白银,为欧洲带去各种奢侈品的同时,也加剧了欧洲列强对拉美土地的掠夺,利用奴隶贸易带来的廉价劳动力,种植甘蔗、可可、橡胶、棉花、咖啡等经济作物,从而控...  

評分

能看到这本书的原因是看完美剧《毒枭》,对拉美国家政府在大毒枭面前如此无力的原因产生了兴趣,进而顺藤摸瓜,找到了《血管》。看到有的书友说它很左,我认为无所谓左右,因为真相永远是中立客官的。 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写作风格环环相扣,感情真挚,读起来没有啃社会学学术...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完想學political economics瞭

评分

中國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土地改革和核武器

评分

中國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土地改革和核武器

评分

人類各民族與民族之間の民族性の本質差異,還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坐擁一整個南美洲如此豐富の自然資源,宜人氣候,肥沃土地,兩大洋海岸綫齣海口(地利),並且沒有經曆兩次世界大戰戰火屠戮(天時),民族群內部沒有任何宗教差異且沒有老齡化睏擾(人和)的拉丁美洲民族共同體,可以將自己的一副好牌打成這副鳥樣。 然後懟天懟地懟空氣,通篇都是彆人(英&美&西班牙&葡萄牙)的錯,以及對先進生産力の極度不信任和滿滿哀怨。 拉美左派應該沒事多讀書,須知曾被殖民並不是永恒の命門,盎格魯撒剋遜人也經曆過羅馬,華夏人也經曆過濛元滿清,美利堅也經曆過大不列顛。 但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如果拉美左派永遠停留在這種境界這樣的水平,不要說改變自己的命運瞭,隻怕連自我說服都很難吧?

评分

3.5 又名:《我們拉丁美洲被欺負的血淚史》、《拉美,彆為我哭泣》、《拉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全書對瞭解拉美各國慘痛曆史,因飽受外國殖民欺辱乾涉導緻經濟畸形發展方麵能收獲一定的助益,但是每篇篇幅太短,偏碎片化,缺乏連貫的分析性內容,諸如“所謂國際分工就是指一些國傢專門贏利,而另外一些國傢專門遭受損失”、“我們永遠不會幸福,水遠不會!”、“僕役地位一體化,我們的團結就是他們的力量。”之類的句子有明顯的情緒化色彩,似乎作者寫此書目的不是為瞭理性客觀記載什麼而是宣泄乃至慪氣,當然拉美也確實有憤怒的理由,另外校對也有點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