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原是费孝通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原题《中国农民的生活》。是费孝通以人类学的方法对江苏吴江一个村庄——开弦弓村调查研究的成果,书中作者对开弦弓村的地理环境、村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财产分配与继承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旨在通过一种人类学的描绘展现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功能。作为费孝通研究乡土中国的代表作品,该书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类学著作之一,被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费孝通(1910—2005)
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的赫胥黎(Huxley)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该年度亚洲文化大奖。
主要作品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査》、《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评分«江村经济»是一部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湖边一个普通乡村-开弦弓村的社会学调查报告,在此之前,人类学的调查往往乐此不疲的选择偏远地区和低级社会样本,而«江村经济»选择了一个大国的、当前的、现实的、以及作者自身成长的社会区域进行调查,体现了人类学对于社...
评分 评分农村与农民的昨天 第一个意识到农民可以是一股强大武装力量的,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它的领导者。 在中国,即便是在今天,农民作为与土地关系最密切的生产者,极为辛劳地供养着这个社会,同时也承受着最大的生存压力与生存风险。而当这种压力与风险超过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
评分经典新版
评分再读《江村经济》,新版附上赵旭东写的前言值得看,厘清费氏研究在当时的开创性意义。社会学对我的吸引一如昨天,当历史学残忍宣示人类的脆弱,让我对未来悲观不止时,社会学总能提供力量,让我相信人的命运终究没有那么分明。
评分费先生深入生活,对于经济发展讲解得很详细,挺好的。
评分作者不愧是著名人类学家,书中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讲解的十分透彻,文字朴实,感情真挚。
评分啊,有点难啃,后面二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