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履途

文学履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纽约时报》主编
出品人:未读
页数:328
译者:董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5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255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
  • 旅行
  • 旅游
  • 文化研究
  • 写作
  • 美国
  • 作家
  • 文学散步
  • 文学
  • 人生
  • 成长
  • 感悟
  • 时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纳博科夫如何在穿越美国的旅途中写出了《洛丽塔》?

在牛津,刘易斯·卡罗尔如何创作出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门罗与温哥华这座城市之间,有着怎样深层的联系?

博尔赫斯在故乡布宜诺斯艾利斯留下了哪些痕迹,这座城市又如何塑造了他?

本书是《纽约时报》“文学履途”专栏集结,收录了38篇与伟大作家有关的旅行地的游记。风格各异的《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用文字带领我们探寻文学家在自然与城市中留下的“遗产”,以及他们创造出的那些不朽作品的源头。

【编辑推荐】

★阅读这本书,了解伟大作家真实动人的另一面。重走纳博科夫在美国横跨几个州、写出了《洛丽塔》的旅行路线,探寻马克•吐温在夏威夷的奇遇,攀登那座曾经鼓舞了凯鲁亚克的山峰……文学并不高高在上,文学家也并不神秘莫测,他们如同你我。

★阅读这本书,做一名真正的旅行者,不再做走马观花的观光客。无论是M. F. K. 费雪的“终老居”,还是达希尔•哈米特的黑色旧金山,都为旅行地本身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不对外开放的故居,作家生前偏爱的餐馆,追随伟大文学家的生活轨迹,即使是异国他乡,也会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一草一木都有情感,一砖一瓦都有故事。

★阅读这本书,逃离日常生活的窠臼,坐在自家的扶手椅里游遍世界。即使没有环游世界的钱和时间,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去广阔的天地间,与伟大的灵魂交流。由《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精心计划并实践的文学朝圣路线,让你身在家里,却如同参与其中,说不定某一天你也可以效仿此法,来一次属于自己的文学寻踪之旅。

作者简介

本书选取汇集了自1981年以来《纽约时报》“文学履途”专栏刊登的文章,作者是《纽约时报》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

目录信息

前言
美国
马克•吐温的夏威夷
那座鼓舞了凯鲁亚克的山峰
滋养身心的房子
黑色旧金山
在美国西部,追随纳博科夫的脚步
找寻弗兰纳里•奥康纳
走在罗斯记忆里的街上
玛丽•奥利弗的大地与词语,普罗温斯敦的吟游诗人
在普罗维登斯寻找洛夫克拉夫特的灵魂
在缅因,蕾切尔•卡森的崎岖海岸
欧洲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游荡的灵魂
诗歌造就了我:赫布里底群岛之旅
德古拉伯爵出生地,不是特兰西瓦尼亚
在牛津,寻找爱丽丝的奇妙世界
在英格兰海岸,托马斯•哈代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血、沙、雪莉酒:海明威的马德里
詹姆斯•鲍德温的巴黎
伊迪丝•华顿的巴黎
在战争的恐怖下,滨海萨纳里是阳光普照的避难所
在里维埃拉阳光下,菲茨杰拉德找到了他的归宿
雪莱与拜伦熟悉的日内瓦湖
寻找伊舍伍德的柏林
在德国,那条韩塞尔与葛雷特走过的小径
越过那段不能承受的黑暗历史
田纳西•威廉斯的罗马时光
埃莱娜•费兰特与那不勒斯,此时与彼时
远方
爱丽丝•门罗的温哥华
在爱德华王子岛,寻找绿山墙的安妮
牙买加•琴凯德的安提瓜
诗人的马提尼克
虽远却真实存在的哥伦比亚
在智利,遇见聂鲁达的生活与爱情
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幻想充盈的城市
在埃塞俄比亚,兰波找到安宁
在圣彼得堡,过去的诗人是此刻的向导
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
斯里兰卡,疏离与欲望之岛
在越南,文学与禁忌之爱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多年前,当我手捧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本书时,我就被小说里的人物所感动。小说中凤凰古城的美,城里的青石板路,那只汪汪叫的大黄狗,还有那个叫翠翠的女孩让我久久难忘。 我一直在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集灵秀与唯美于一体,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纯净秀美的湘西山水和真挚...

评分

终于,在祭出27篇随笔摘录后,终于把《文学履途》看完了,赶在2018年结束之前。看这种散文式的短篇集一直不是我的强项,加上近来忙碌无比,所以一拖再拖。好在今天熬夜一会,一口气看了6篇,结束了。 并不是读的煎熬哦,只是迫不及待想要加快阅读进度。这本书绝对不会读得痛苦...  

评分

评分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穿越“像用碎布块拼成的被子似的48个州”,经过“充满神秘意味的桌子似的小山丘”,还有“墨水点染的红色悬崖上有松柏点缀,然后是一座山脉,颜色由褐转蓝,蓝色淡化为梦幻之色”,他们在沙漠里穿行,经常遭遇无休无止的狂风和漫天的风沙……在纳博科夫的笔端...  

用户评价

评分

消遣。

评分

2018年11月。读罢此书,一本洋人写洋人的书,竟想起辛稼轩一句词:赢得生前身后名。履途是作者们的,文学是大家的。那些被追寻的文人呢?——已经不在了。可人间永远记得他们来过。书中所记、步履所追的,既是身后事,也是身后事。本书作者虽多,笔调也有一致的归向,总的来说,多是轻松戏谑的浪漫之行、探微之笔。引这些优秀作者趋向远方的,是关于已知与未知夹缝中的微妙光火。对于行客而言,名家名作必已熟知,而在伟大作品的背后,是比作品更加离奇的精彩人生。真实的力量常比虚构更大,少有人注意到和相信这一点。“非虚构而与书相关”,请你记住这个深刻的拟题。从那无法虚构的历险和脚印里,我相信作者们的虔诚,与在那些地方绽放过的前辈们不遑多让。坚持走在路上,本身就是一种优秀。一人一程一切片,现当代文学史的意趣也即剖开在此。

评分

明明是主题非常讨喜的书,但是被译者翻译成了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外加背景介绍游记。

评分

要是有照片和插图就更好了……然后,怎么说呢,大概是照顾到受众群的文化水平,看着还是lonely planet的套路,而不是追随作者脚步的深度思考

评分

文学朝圣者之旅。我还是挺喜欢看文学散步书店漫游这一类的小书的,它们总是能让我获得多多少少的精神慰藉。不要为多数人的无知无觉和麻木失落,在这个满是混乱、嘈杂和堕落的世界上总还有人愿意为了更贴近那些美丽永恒的灵魂而去一路追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