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介绍了《楚辞》中的诸多香草香木、恶草恶木。《楚辞》常以香草、恶草拟喻忠良奸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除了开状物比兴的文学先河外,也使文士因袭咏诵,对植物形成一套刻板的价值观,兰蕙秀美而萧艾杂恶,黑白两分,势不两立,而本书作者从植物生态特征细加整清,打破美恶分野,别具一功。
潘富俊,台大森林研究所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历任林业试验所生物组组长、恒春研究中心(原恒春分所)主任。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医学院(高医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闽江学院环境规划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开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
[编辑推荐]
诗人以香木、香草比喻忠贞、贤良,而以恶木、恶草数落奸佞小人,这是《楚辞》植物的最大特色。
深入了解《楚辞》植物的形态、生态特性,诗人背后引喻的真正意涵才能得到彰显,而读者在“览其昌辞”之外,也才能领悟古人“竭忠尽节”的忧虑之情。本书全新编排更加深入探讨《楚辞》101种植物,细分九大类,检索更容易,500张全新照片与精细插画,并佐以历代古图谱,结合现代与古典面貌,带领读者亲临南方瑰丽浪漫的文学现场。
记得上一次玩仙剑系列游戏已是几年之前。作为一个伪仙剑迷,历代的仙剑游戏都曾经玩过。这几年渐渐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几款仙剑游戏的主要人物名字居然都是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像是仙四中的主要人物名字都是与矿石有关,仙三外传中的几位名字都是来自于天体星空...
评分中国诗歌两大源头,一为“风”,即国风,《诗经》是也;一为“骚”,即离骚,《楚辞》是也。这两大源头分别让中国诗歌具有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中《楚辞》也是为古往今来无数专家学者提供了不少研究思路:有人研究屈原的生平经历,有人研究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有人...
评分文科与理科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是分离的,可能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尽管提倡多年复合型人才,但是对于学贯理文的人,是不利于社会安定的,渐渐地成为了一种规则。不过,有规则就有例外,《楚辞植物图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好书,大有惊世骇俗之效用,试看楚辞中的...
评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楚辞》此书的流传与考证也是一部历经曲折的历史,为世人所关注。经过这么长时...
评分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体,西汉刘向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来为《楚辞》作章句的王逸增添自己创作的《九思》,于是成为今天的十七篇版本,也即《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
喜歡,但貴。
评分楚辞的时代太远了,而且不如诗经唐诗宋词等知名度高,即使有注释,也读着困难。本书内容上更多的是对植物的考究,学术性强但趣味性较差,作为工具书比较适合。另外,潘富俊的书大多有重复的地方
评分喜歡,但貴。
评分原文读起来挺有难度的,着重看了照片,感觉很多都是小时候田埂上寻常的野花野草,这居然都在古人诗篇里出现过,很奇妙的感觉。
评分对《楚辞》中植物的整理归类(香草类、香木类、恶草类、恶木类、写景寄寓类、以物喻情类、经济类、祭礼类、神话植物类),就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植物介绍的部分比较简单(某些配图略显粗糙),不过总体还是有意思的。江离即蘼芜即芎藭,白芷在《楚辞》中有六种不同名称(芷、茝、药、虈、白芷、莞),留夷即芍药,荪即供“缩酒”之用的菖蒲(缩酒也用白茅),薜荔的果实即木莲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