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

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威廉·S.维克里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张琦
出版时间:2015-11-1
价格:6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115154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财政
  • 经济著作
  • 经济
  • 宏观经济学
  • 失业
  • 经济学
  • 就业
  • 价格
  • 通货膨胀
  • 宏观经济学
  • 凯恩斯主义
  • 经济政策
  • 充分就业
  • 经济理论
  • 货币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宏观经济学文集,除了作者生前已发表的论文,还包括若干演讲和未发表的手稿,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维克里的宏观经济学思想。

在维克里看来,宏观经济的两大目标——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当中,充分就业应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说,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当中,首先应消除失业,不能以反通胀为由而容忍失业。理由是:其一,通货膨胀是一种盗用(债务人“侵吞”了债权人的财富),而失业则是一种毁坏(失业导致财富总量的减少);其二,总体就业人口当中5%的失业率,就意味着弱势群体当中10%、20%甚至更高的失业率,失业总是最不利于弱势群体的。所以,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消除失业,或怎样实现充分就业?维克里给出的办法是:赤字财政政策。以“赤字财政”回流储蓄并实现充分就业,同时以“可交易的加价权市场”来控制通胀确保价格稳定。

作者简介

威廉·S. 维克里(William Vickrey,1914 - 1996)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激励经济理论奠基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维克里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因为他的两项研究奠定了资讯经济学的基础。 一项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对所得税的研究,另一项则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

维克里强调累进税制对个人的激励作用,指出设计税收制度将会面临两个方面的动机问题:一方面,政府不能确切地知道每个人的真实能力所造成的资讯不对称;二是税收制度反过来又会直接影响和激励相容问题,以便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维克里对不对称资讯条件下的拍卖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创立了第二价格拍卖法即维克里拍卖法,维克里在公共部门定价理论方面的成就反映在他就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定价体系。

目录信息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译者序
推荐序
1 // 导论
2 // 维克里对充分就业的重视
6 // 储蓄和投资:基于资产的宏观经济学研究视角
9 // 名义净储蓄和储蓄回流政府预算
13 // 储蓄回流下的公共就业
18 // 维克里的宏观经济高见
21 // 参考文献
23 // 第1章
大预算-小预算:为何、如何及何时平衡何种预算
23 // 必须区分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
24 // 社会保障对预算问题的影响
25 //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
26 // 职能财政
26 // 通货膨胀病原学
27 // 货币政策的无能
27 // 通胀和失业的相关社会成本
28 // 赤字恐惧症和通货膨胀
29 // 货币当局的有限能力
29 // 市场反通胀计划
31 // 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
32 // 货币/利率政策的分配效应
33 // 理想化经济中的赤字财政
34 // 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
37 // 第2章
我们需要一个直接的反通胀计划
37 // 通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
40 // 名义赤字的误导性
42 // 赤字恐惧症
44 // 通胀趋势的长期增长
46 // 参考文献
47 // 第3章
设计一个市场反通胀计划
47 // 控制具体价格困难重重
48 // 税收激励计划
49 // 涨价权利市场的概念
50 // 通过加价条款来实施市场反通胀计划
57 // 伴随市场反通胀计划的充分就业政策
58 // 最优价格趋势
61 // 第4章
更好地定义赤字与负债
62 // 必须区分资本账户项目和经常账户项目
63 // 投资vs.资本计提
63 // 形式多样的资本会计
65 // 疑难项目
67 // 盈余和赤字的合理理由
68 // 当前形势下的赤字
69 // 非赤字手段
70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71 // 重树信心
73 // 第5章
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可交易的加价权方案
74 // 充分就业的好处
75 // 通胀压力的长期增长
76 // 通过失业控制通胀
76 // 价格上涨的外部性
76 // 控制总加价
77 // 调整加价权
78 // 超额加价税的作用
78 // 若干问题
79 // 设定加价权调整水平
80 // 国际反响
81 // 对非熟练劳动力的影响
83 // 第6章
更新版累进税制议程
83 // 资本收益
85 // 通货膨胀
85 // 公司所得税
87 // 未分配利润
88 // 跨国收入
88 // 确定收入来源
90 // 免税债券
90 // 房屋所有权
92 // 闲时收入
92 // 参考文献
93 // 第7章
经济学家今日的任务
93 // 昔日的分配任务
97 // 通过公共资本形成来回流储蓄
97 // 取消公司所得税
99 // 免税债券
99 // 对估算收入征税
100 // 将房屋扩建税转变为土地税
100 // “供给学派”措施的局限性
101 // 通过政府实现储蓄回流
103 // 直接控制通胀的必要性
104 // 基于市场的通胀控制计划
105 // 通过可交易总加价权来进行控制
106 // 迅速实现真正充分就业的前景
108 // 储蓄的需求长期超过私人投资
109 // 我们面前的任务
111 // 第8章
我在经济学中的创造性失败
125 // 第9章
硬币的另一面
125 // 储蓄、投资和国民收入
128 // 毫无意义的名义预算
128 // 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预算
129 // 通过赤字回流超额储蓄
129 // 通过税收和支出回流储蓄
130 // 过去的赤字和失业
131 // 通货膨胀恐惧症的发展
131 // 关于通货膨胀的错误理念
132 // 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的好处
132 // 未预期到的通胀率变动是个小难题
133 // 通货膨胀vs. 失业
134 // 充分就业的优点
134 // 实现充分就业的困难
135 // 取消公司所得税
136 // 处理免税债券
136 // 对房屋所有者的租金征税
138 // 从财产税转向土地价值税
138 // 通过地价税实现有效率的公用事业费率
139 // 通过地价税支持的公共债务的优点
139 // 低利率刺激的无效性
140 // 通过债务回流储蓄的必要性
140 // 减税的困难
141 // 让失业降低到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之下
142 // 和平时期控制的困难
143 // 反通胀激励计划
143 // 阿巴·勒纳的涨价权利市场
143 // 总加价权利市场
144 // 走向充分就业
146 // 实现并保持充分就业
147 // 充分利用资源而非恪守财政正义
149 // 第10章
必要的最优政府债务
149 // 作为私人资产的政府债务
151 // 缺乏资本时的政府债务
154 // 对资产需求和供给的长期变化
155 // 资本的类型
157 // 收入的类型
158 // 美国经济所需的债务计划
160 // 不太极端的备选方案
163 // 第11章
为什么不要充分就业
172 // 参考文献
173 // 第12章
超越凯恩斯主义宣言:基于资产的宏观经济学思想
173 // 命题一:乔治主义证明了李嘉图等价的有效性
174 // 命题二:以财产税偿债抑制了投资
174 // 命题三:国家赤字仍有激励作用
175 // 命题四:错误的信念能够暂时自我证实
175 // 命题五:充分就业需要大规模政府赤字
176 // 命题六:货币政策无法填补缺口
177 // 命题七:其他方法都不足以填补缺口
178 // 命题八:促进个人储蓄的方法恰恰导致了事与愿违的后果
179 // 命题九:开放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浮动汇率制
180 // 命题十:对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养老金“私有化”或实现完全精算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182 // 命题十一:精简政府是另外一个问题
183 // 命题十二: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并非外生给定的数字
185 // 命题十三: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好处多多
186 // 命题十四:无须通过失业来控制通胀
187 // 命题十五:须避免国债在短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导致垄断性掠夺
188 // 命题十六:大规模政府债务能够起到稳定作用
189 // 命题十七: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务能够增加后代所继承的真实遗产
191 // 第13章
财政原教旨主义的十五个重大谬误:需求学派经济学专题论文
192 // 谬误一
193 // 谬误二
194 // 谬误三
194 // 谬误四
195 // 谬误五
196 // 谬误六
200 // 谬误七
202 // 谬误八
203 // 谬误九
204 // 谬误十
206 // 谬误十一
209 // 谬误十二
211 // 谬误十三
211 // 谬误十四
216 // 谬误十五
221 // 第14章
我们需要更大的“赤字”
221 // 所谓“赤字”
221 // 实现充分就业的私人资本方法
222 // 政府债务填补私人部门无法填补的缺口
222 // 对填补缺口的债务进行偿还
223 // 如果缺口没有填补会有什么后果
223 // 确切的实际后果
224 // 个人储蓄(缺乏强烈的需求)适得其反
224 // 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储蓄
224 // 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
225 // 我们拥有资源却克制着不去使用
225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威廉·詹宁斯·布莱恩
226 // 后记
230 // 致谢
232 // 出版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谨慎支持立场,反对手段。。。

评分

谨慎支持立场,反对手段。。。

评分

谨慎支持立场,反对手段。。。

评分

谨慎支持立场,反对手段。。。

评分

谨慎支持立场,反对手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