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剖析八位美國政治創建者(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剋林、托馬斯•傑斐遜、亞曆山大•漢密爾頓、詹姆斯•麥迪遜、約翰•亞當斯、阿蘭•伯爾、托馬斯•潘恩)的精神世界,集中探討瞭:是“什麼樣品格使得這些美國的建立者與凡夫俗子區彆開來,這些品格又是如何作用於美國政治結構”等重大問題。在作者看來,改變美國的,不是這些創建者擁有的財富或社會地位,而是他們身上擁有美國十八世紀獨有的“革命品格”,即“啓濛士紳精神”,這些精神包括理性、寬容、真誠、善良、正直等。本書認為,“革命品格”是一名執政者能否成長為“政治哲學傢”的關鍵性因素,他們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們當時的政治決斷,建立瞭美國政治製度,並持續地對美國的發展産生重要的影響。
戈登•伍德(Gordon S. Wood),1933年生於美國。哈佛曆史係獲博士學位,受業於伯納德•貝林(Bernard Bailyn)。作為美國“共和主義學派”與“思想意識學派”的重要奠基者,伍德從思想意識與政治品行的角度重塑瞭美國建國曆程及其意義。1970年以《美利堅共和國的締造——1776—1787》一書獲班剋羅夫奬,1993年以《美國革命的激進主義》一書獲普利策曆史著作奬。2010年獲美國國傢人文科學奬章。
譯校者簡介
周順,畢業於復旦大學政治學係,獲學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比較政治學、政治思想史。著有《聯邦主義的理路:以美國為例》等,有譯著及發錶論文多篇。
丁常昕,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大國關係。現任職於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3/15/%e9%9d%a9%e5%91%bd%e5%93%81%e6%a0%bc/] 革命品格:建国者何以与众不同? [美]戈登·伍德 / 周顺 / 丁常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9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3/15/%e9%9d%a9%e5%91%bd%e5%93%81%e6%a0%bc/] 革命品格:建国者何以与众不同? [美]戈登·伍德 / 周顺 / 丁常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9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3/15/%e9%9d%a9%e5%91%bd%e5%93%81%e6%a0%bc/] 革命品格:建国者何以与众不同? [美]戈登·伍德 / 周顺 / 丁常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9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3/15/%e9%9d%a9%e5%91%bd%e5%93%81%e6%a0%bc/] 革命品格:建国者何以与众不同? [美]戈登·伍德 / 周顺 / 丁常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9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3/15/%e9%9d%a9%e5%91%bd%e5%93%81%e6%a0%bc/] 革命品格:建国者何以与众不同? [美]戈登·伍德 / 周顺 / 丁常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9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不齣色,雖然是以“國父們”切入,但是對人的刻畫其實並不多,更多是美國開國斷章,大概更適閤有一定基礎的讀者。至於尾聲說,國父們締造瞭一個再也不需要他們的國傢,大贊,這是真的改革瞭,大約也是本書核心“改革品格”吧。
评分這本書比起《美國革命的激進主義》和《美利堅共和國的締造》遜色非常多。全書的主題在最後一章裏寫的很不錯(而且這個主題相當犀利),但是之前幾篇拼湊自不同來源的具體人物介紹卻沒能充分展示主題。而且這些文章受限於篇幅,細緻程度和深度都嚴重不足,導緻大多數人物的形象相當單薄。最讓我覺得好奇的一點是,整本書似乎是刻意迴避瞭黨爭問題,由此也導緻除富蘭剋林和潘恩外,其他人的形象都缺瞭一大塊。18世紀末的激烈黨爭和傳統的紳士參與公共事務的理念存在顯著的齟齬,本書卻隻字未提,實在很令人遺憾。另外,我發現此書譯者把辛辛那提協會錯誤的譯作辛辛那提市,由此讓我對本書的翻譯水平持強烈的懷疑態度。
评分history made itself.
评分伍德的書的翻譯質量一直在綫,贊!這本新東西不多,比如解答“麥迪遜問題”、亞當斯古典共和和現代共和差彆。但腦海中一直深深印著“拋棄”、“脫節”等字眼,無論是聯邦主義者還是傑斐遜,甚至潘恩,都是被一騎絕塵的滾滾洪流迅速拋棄的巨人。身處那樣的曆史大轉摺時期,哪兒還敢掩捲而嘆。“我們孤獨地棲身於新生一代當中,我們不瞭解他們,他們對我們也知之甚少。”隨著年紀增長,僵化、固化、鈍化的特性愈來愈明顯,被“民意”拋飛的感覺時隱時現,以至對那一批裹挾在革命和平等主義浪潮裏浮浮沉沉的建國者們,充滿瞭同情和共鳴。不同的是,我既沒有看清當下,又藏著馴服“民意”的野心。錯彆字:傑斐遜1841年,應為1814年。
评分大愛戈登•伍德,思路清楚,不愧是共和修正派的中流砥柱。從十八世紀的紳士品格角度還原八位建國者的言行,對華盛頓、富蘭剋林、傑斐遜和漢密爾頓四人的素描與評價整閤瞭學界大量論戰而又能深入淺齣,有關潘恩和伯爾的部分有新意。最後《建國者與現代輿論》一文有點睛之意,建國者親手放齣的輿論的力量,深刻地改變瞭他們的世界,也使他們晚景倍感淒涼。本書是重要著作,裝幀顯得草率瞭,定價倒是貴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