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多人称的片段体打开一扇窥见人世间苦乐大门的书。作者使用不同身份和立场的人物,以用蒙太奇式随笔文学和沉淀人心的油画美学结合,来表达对生活、命运和世间所有悲欢离合、贪痴嗔念。
蜀中女冠。长居山中,别无所有,唯有四时之山光树影,俯首皆是,偶得可咀嚼的苦乐,诚心而书。
“古今情同,难得的是有人写的那样贴切。”这亦是我看《寄世书》感想。 心底千万言仍由这一句话点破。 很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从书的装帧、目录编辑、书页排版、插画等等, 寄世书,原谅我这里把它认为是寄与世中的我,读这本书时仿似与作者交心, 有时一起释然,一起慨叹,有...
评分对雲姑的第二本书期待已久,早早地预定了几本送人。与她的第一本书《居山而行》不同,《寄世书》不是传统的散文记事,而是片段式的感怀记录。若你想读的是详细而绵密的描绘文字,那大可以读《居山而行》以及雲姑的日常微博发文,这种风格她是很有天赋的。而《寄世书》中体现出...
评分对雲姑的第二本书期待已久,早早地预定了几本送人。与她的第一本书《居山而行》不同,《寄世书》不是传统的散文记事,而是片段式的感怀记录。若你想读的是详细而绵密的描绘文字,那大可以读《居山而行》以及雲姑的日常微博发文,这种风格她是很有天赋的。而《寄世书》中体现出...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会有落泪的冲动。 每段寥寥数语几笔,却飘忽落到心头,化为了雪晕开了墨,融在心尖。 这本书有对人世间清醒疏离的感悟,仍在零星片语中跃然出世俗的许些的期待。 明知有些事情是毫无结果又无意义的,免不了当下心头的暗暗期待与许些雀跃。 片段式的感悟,当下一瞬...
评分原谅我,醒来仍是昏眼阅世。 ——《##.鹤来》 历经四季轮回,终于在今秋与这书相见! 寄居人世,集苦乐为书,以慰风雨 收到书的时候,我是惊喜的!我喜欢这种留白、高级的内页排版,我想细细,认真的看每一段话!“古今情同,难得的是有人写的那...
还能更坑吗????
评分既然声称朴素淡泊,又何故用昂贵华丽的外壳?很失望,此书内涵撑不起其装帧和价格,一页纸只有几句自作多情无味的话,单看有些句子没有任何意义,更甚者有的一页只有一句话,或者自己只写了一句就引用了五六行,有不少句子读来还不如中小学生作文中的描写。微博上有人说差评还被删,可见态度。其实作者的散文集读来还是有些韵味的,应是下了功夫,看得出沉淀,而这本书竟也有直接摘取上一本散文集中的句子,太敷衍了,现在这么随随便便地就可以拼凑出一本新书吗?文学需要辛勤耕耘,目前看来作者的路还很长很长,当然,作者可能也不是真正想走文学的路,而是名利的路。这么高的价,这么昂贵的装帧,这么空洞的内容,作者不是在卖书,而是在卖纸吧。
评分第一本书的内容还是可以的,应当是作者多年积累的札记散文。这本完全走网红出书路线,微博或是平日里碎碎念的拼凑,内容空洞乏善可陈,装帧倒是华丽考究(若是苛刻一点说,有点浪费资源),作者作为一名修道之人实不该本末倒置。
评分我關注雲姑很早,那時她還沒有出家,只是一個慕道的少女。我常常翻看她的微博,文章的字裡行間一直有個影子,她一字一句地寫著從無回應的問候,牽掛糾纏與君言。後來很多年倏忽而過,雲姑改了名字,也刪了從前的微博,成為了更加疏離孤清的女冠。我仍然常常翻看她的生活,即便我是如此地貪慕紅塵。寄世書比我想象的要空乏細碎,之前幽深沉默的感情也尋不見了。像她如今的生活,生者如寄罷了。
评分无病呻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