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

半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城(1956-1993),1956年生于北京,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顾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以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在大学假期曾应邀赴美讲学。1992年3月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1993年3月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其间先后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参加文艺活动,以中国哲学、艺术为主题,贯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艺术。至1993年10月辞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写诗、撰文、讲演、对话,与国际友人交流。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顾城
出品人:
页数:952
译者:荣挺进辑录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18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501772
丛书系列:顾城海外遗集
图书标签:
  • 顾城 
  • 随笔 
  • 读顾城,了解真实的顾城 
  • 一定要看 
  • 好书 
  • 诗歌 
  • 藏书 
  • +顾工+顾乡+顾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半梦》收入顾城在海外撰写、口述整理的几乎全部散文作品,附录一篇小说卷出版后发现的顾城早期小说《在亮亮的天空下》,以补“顾城小说全编”之遗珠;另全文收录作者姐姐顾乡详作补注的纪实散文《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分为“忆往”“纪事”“随感”“散谈”“书简及日记”五类,按作者所写内容的年代次序编排,从童年记事起,到遗书写就止,通读下来,就是一部顾城撰写的自叙传。

评分

自从迈入顾城研究这一大坑以来,每每读起作家手笔,随即感慨异常。这两卷本《半梦》,更是令人唏嘘。尤其想说说下卷本的一些谈话整理和手信,这些说给最体己的人的最真挚的话,真让人感慨长期被误读的诗人心路,更让人心疼难耐。顾城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文字可能是他写给儿子的那句“愿你别太像我”。一人存活于世数十载,总结陈词之时竟是如此坦然又悲怆,可见此一生所历磨难之深之重。

评分

这是一本认识顾城、、走近顾城、了解顾城必读的书。

评分

不如诗,从中更看出他是个自私的人

评分

不如诗,从中更看出他是个自私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