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

半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顾城
出品人:
页数:952
译者:荣挺进辑录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18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501772
丛书系列:顾城海外遗集
图书标签:
  • 顾城
  • 随笔
  • 读顾城,了解真实的顾城
  • 一定要看
  • 好书
  • 诗歌
  • 藏书
  • +顾工+顾乡+顾城
  • 奇幻
  • 梦境
  • 成长
  • 孤独
  • 记忆
  • 心灵
  • 幻想
  • 旅程
  • 秘密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半梦》收入顾城在海外撰写、口述整理的几乎全部散文作品,附录一篇小说卷出版后发现的顾城早期小说《在亮亮的天空下》,以补“顾城小说全编”之遗珠;另全文收录作者姐姐顾乡详作补注的纪实散文《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1956年生于北京,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顾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以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在大学假期曾应邀赴美讲学。1992年3月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1993年3月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其间先后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参加文艺活动,以中国哲学、艺术为主题,贯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艺术。至1993年10月辞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写诗、撰文、讲演、对话,与国际友人交流。

目录信息

上册目录
辑一 忆往一
我早期的“革命斗争” / 004
采桑 / 012
宋垒垒 / 021
臼 / 027
相亲 / 032
木凳 / 034
画中人 / 042
纸 / 045
铜 / 047
铅 / 049
吃 / 057
半梦 / 062
城墙 / 068
兔子 / 072
依莲娜和黑子、福子、花子
(残篇) / 080
辑二 纪事一
“半”字歌 / 090
两端 / 095
明 神 / 097
又写了一首诗 / 099
命 呓 / 102
我有一个天国 / 104
非 序 / 106
课堂 / 109
梦魇集(散文部分) / 111
七节虫 / 112
边上有板 / 114
德外德内 / 116
醒二则 / 118
挫折 / 121
辑三 纪事二
养鸡岁月 / 126
辑四 忆往二
(《英儿》未定稿) / 216
时间 / 237
锯 / 238
(屋顶上又有雪了……) / 239
变异 / 240
忏悔(一) / 242
…… ……
忏悔(二十) / 293
早晨(一) / 295
早晨(二) / 298
宝石 / 299
印证 / 300
借口 / 301
钟声 / 303
四月十五日 / 305
四月十七日 / 307
四月二十日 / 311
四月二十二日 / 314
(给文昕的信之一) / 315
背离 / 319
终于 / 322
附1:(一段对话) / 324
附2:撞车 / 332
附3:(无题) / 335
辑五 随感
奇遇 / 340
城点问答(一) / 342
城点问答(五) / 344
“上帝”危机 / 348
“进化”危机 / 349
罕语词点 城语不全 / 352
影响你的一句话 / 364
(《红楼梦》翻读随笔) / 365
我不能想得太多 / 370
给《Today》的信 / 373
说“份儿” / 375
读诗 / 379
国语妙境 / 381
植物人 / 384
鬼技多端 / 386
青夜 / 388
诗奇观二则 / 390
《顾城寓言童话诗选》后记 / 393
江上一棵树 / 394
树枝的疏忽 / 398
附:
在亮亮的天空下(早期小说) / 402
在亮亮的天空下( 初草残页) / 416
下册目录
辑六 散 谈
(散谈一) / 016
(散谈二) / 034
(散谈三) / 036
(散谈四) / 063
(散谈五) / 065
(散谈六) / 078
(散谈七) / 099
(散谈八) / 103
(散谈九) / 108
(散谈十) / 114
辑七 书简及日记
1. 写给父母
(1992 年3 月24 日发自柏林) / 122
2. 写给父母
(1992 年4 月12 日收于北京) / 130
3. 写给父母
(1992 年4 月15 日收于北京) / 132
4. 写给父母
(1992 年4 月22 日收于北京) / 133
5. 日记
(1992 年5 月9 日记于赴美途中) / 135
…… ……
辑外
顾乡: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 295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分为“忆往”“纪事”“随感”“散谈”“书简及日记”五类,按作者所写内容的年代次序编排,从童年记事起,到遗书写就止,通读下来,就是一部顾城撰写的自叙传。

评分

草泥马,杀妻真相你真的知道么,赶紧早点死吧,诗歌界的蛆

评分

还能要怎样,像梦一场

评分

自从迈入顾城研究这一大坑以来,每每读起作家手笔,随即感慨异常。这两卷本《半梦》,更是令人唏嘘。尤其想说说下卷本的一些谈话整理和手信,这些说给最体己的人的最真挚的话,真让人感慨长期被误读的诗人心路,更让人心疼难耐。顾城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文字可能是他写给儿子的那句“愿你别太像我”。一人存活于世数十载,总结陈词之时竟是如此坦然又悲怆,可见此一生所历磨难之深之重。

评分

本书分为“忆往”“纪事”“随感”“散谈”“书简及日记”五类,按作者所写内容的年代次序编排,从童年记事起,到遗书写就止,通读下来,就是一部顾城撰写的自叙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