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集中而系统地阐释了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内涵,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著作。它所阐述的修身、养心、处世之道对于现代生活依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实践性的生活哲学读本。
钱穆将其列为“中国人人所必读之书”;学者杜维明曾断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著名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盛赞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著名学者、《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在潜心研究《传习录》后,以精准流畅的译文呈现阳明心学之精髓,修正了现有版本的数十处谬误,并以万字序言导读,力图呈现一本人人皆可读懂的《传习录》。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译者费勇,著名学者、作家,1965年生于浙江,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当当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另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行走指南》、《时尚的哲学》等学术著作、散文、译著多种。译著《了凡四训》。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
评分有学生举手提问,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天理和私欲,怎么能克制私欲呢? 王阳明回答,你别给我耍滑头,要是真正下决心用功,对天理和私欲的精确认识自然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肯用心,每天只是动动嘴皮子,到老你也弄不明白。 现代人都知道啥是正道,谁也不傻是吧,但就是不肯照...
评分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用而不养,内耗自伤。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
评分有学生举手提问,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天理和私欲,怎么能克制私欲呢? 王阳明回答,你别给我耍滑头,要是真正下决心用功,对天理和私欲的精确认识自然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肯用心,每天只是动动嘴皮子,到老你也弄不明白。 现代人都知道啥是正道,谁也不傻是吧,但就是不肯照...
评分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
阳明心学,此生的立身之本。常读常新。
评分值得多读几遍
评分从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次真正想了解先生,看了与他相关的书,努力读思了很久他的心学,经常会产生一种被拨开云雾的奇异感,即使仍有许多不懂,比如,我一直不太明白先生对于心(性)的定义,性既然无善无恶,为什么又看到了性善的句子,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太笨了。所以会打算好好整理这本书里的内容,让自己更清晰地了解先生的思想。喜欢先生的心学,大概是因为,这是倾倒了完完整整的温柔给每一个人的学问。读懂先生的思想,大概会使人明白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珍贵且有力。
评分第一次知道王阳明的时候,是在《明朝的那些事》,后来在喜马拉雅电台听了《知行合一王阳明》,受益良多,知道了知行合一,知道为人处事要跟随自己内心的良知,不要被私欲所迷惑。疫情期间买了几本书,其中就包括这本《传习录》,读的过程中要比之前更投入认真,一半以上都是真的“读”出来的,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对王阳明开始崇拜起来,书中的一些道理我也都觉得很对,若遇大悲之事亦不可过度悲伤而迷失本性,除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只要自己的心之本体不要被物欲所遮蔽,如果能回到500年前,我一定也会成为王阳明的弟子,做一个坚定的唯心主义者。同时也让我对孔圣人和四书五经产生了兴趣,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一定会时刻借鉴王阳明心学,做到知行合一。
评分值得多读几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