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整个童年中我一直都有两个志向:当一名作家或是私家侦探。后一个志向体现在了我对书店和书店历史孜孜不倦的探索上。”豪尔赫·卡里翁在这本书中同时实践了这两个志向。
在这本精彩、有趣的书中,豪尔赫·卡里翁带领我们探访五大洲的书店,并串联起了从古罗马时代到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的图书贸易史。那是一个炫目的世界,但同时也已迎来了日暮时刻,这幅书籍地图值得我们所有爱书之人一起分享。
行走于世界大小不一的书店中,作者像私家侦探一样发掘了诸多与书店命运息息相关的作家逸事。歌德、狄德罗、本雅明、博尔赫斯、费林盖蒂、乔伊斯、马拉美、瓦尔泽、加西亚·马尔克斯、科塔萨尔、查特文、波拉尼奥、鲁西迪,等等。对于他们而言,书店是身体和精神的休憩之所。这里既有文学评议,又有个性化的文学史。
豪尔赫·卡里翁(Jorge Carrión),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Pompeu Fabra)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该校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文学创作、旅行理论及报刊文化学课程。豪尔赫·卡里翁同时也是《文化报》《先锋报》等西班牙、拉丁美洲多个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作品主要有:旅行类图书《指南针》(La brújula, 2006)、《澳大利亚之旅》(Australia, un viaje, 2008);小说《亡者》(Los muertos, 2010);散文《逆反空间之旅:胡安·戈伊蒂索洛和W. G. 泽巴尔德》(Viaje contra espacio. Juan Goytisolo y W. G. Sebald,2009)和《电视莎士比亚》(Teleshakespeare,2011)。
“不过有一本书,我不仅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买的,甚至记得买书的时间,也记得方式谁在书店门外等着我,还记得我那一夜做了什么自己把书捧在手中时心中生出的幸福感(毫无理智的幸福感)” 这一段满足我对遇见爱情的所有的浪漫幻想,和那个人在书店里相遇,也许我们会看上同一本书...
评分 评分“不过有一本书,我不仅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买的,甚至记得买书的时间,也记得方式谁在书店门外等着我,还记得我那一夜做了什么自己把书捧在手中时心中生出的幸福感(毫无理智的幸福感)” 这一段满足我对遇见爱情的所有的浪漫幻想,和那个人在书店里相遇,也许我们会看上同一本书...
评分 评分书皮部分设计了全球书店地图,很有意思 。由于作者是西班牙人,西葡语系国家书店涉及不少,拉美国家经济不发达,但文化上还是很值得学习的。译者有两人,翻译风格不尽一致。
评分书店是人们可以获取从政府机构无法获取的知识的地方,因为个人贸易往往绕开常规……那些关于中世纪、异邦、魔法、性虐待、古怪的研究的书籍,被精明或醉酒的书商们投资印刷,几十甚至几百年后,变得价值高昂或一文不值,它们在精装玻柜或霉烂的木箱里静静等待,魔力的重临…任何政府都会设立文化审查机构,它们的作用和城堡无异,所以也总会倒塌
评分文青的向往
评分当工具书来看的,到底是作者还是翻译的问题,这本书每句话之间都特别割裂。而且,真的只能当工具书来找信息用,毫无文采可言啊
评分其实对我个人而言,可读性并不是非常高,里面提及了太多我完全陌生的地点和人,谈及的作品与作家也都太过文学性,所以看得飞快,并没有很深入。在这本书里,书店不是一个私人的事情,作者把书店与公共图书馆、与图书审查联系在一起,思考实体书店的现在和未来,与电子图书的关系,视角更大也更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