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春,英國人武裝入侵阿富汗,幾乎未遇抵抗。但兩年後,阿富汗人揭竿而起,義民起事演變成舉國上下的暴力反抗。第一次英阿戰爭以不列顛慘敗告終。威廉·達爾林普爾基於最新的多語種材料,以生花妙筆解析不列顛帝國史上最大的災難,而這一災難與當前西方國傢在阿富汗所麵臨的不斷深化的危機顯然有類似之處。
威廉•達爾林普爾(William Dalrymple)
著有《仙那度》(In Xanadu)、《精靈之城》(City of Djinns)、《聖山來客》(From the Holy Mountain)、《迦梨時代》(The Age of Kali)、《白莫臥兒人》(White Mughals)、《最後的莫臥兒人》(The Last Mughal)以及最新齣版的《九種人生》(Nine Lives)。他曾獲湯瑪斯•庫剋旅遊文學奬(Thomas Cook Travel Book Award)、《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英國年輕作傢奬(Young British Writer of the Year Award)、法國星盤圖書奬(French Prix d’Astrolabe)、沃爾夫森曆史奬(Wolfson Prize for History)、蘇格蘭年度圖書大奬(Scottish Book of the Year Prize)、達夫•庫珀紀念奬(Duff Cooper Memorial Prize)、亞洲之傢亞洲文學奬(Asia House Award for Asian Literature)、沃達豐縱橫字謎圖書奬(Vodafone Crossword Award),還曾三次入圍塞繆爾•約翰遜奬(Samuel Johnson Prize)初選名單。2012 年,達爾林普爾獲任普林斯頓大學人文學院惠特尼•J.奧茨(Whitney J. Oates)客座研究員。他與妻子和三個孩子居住在德裏城外的農場。
几百年来,强悍的普什图人扎根号称中亚十字路口的呼罗珊地区,他们是构成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他们建立过统治印度近百年的洛迪王朝(1451–1526),击败强大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建立起统治大部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霍塔克王朝(1709–1738)。近百年来,他们在与世界强权的交手中不落...
評分向来对历史不感兴趣,尤其对战争没有好奇。引起我阅读兴趣的是译者,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温温柔柔、善于体贴,何竟拎起了这么个大部头,50余万字的硬骨头!那娇小的身躯里,到底是藏着西北的强悍!而李先生的大块头里,流淌的竟是行云流水的细腻和温婉。深知翻译不易,那不止...
評分关于《王的归程》讲什么,要先从作者讲起。作者威廉·达尔林普尔比历史学家更会讲故事,比小说家更懂历史。在书写那段历史前,威廉·达尔林普尔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广泛地查阅前人未引用过的多语种史料,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再宏大的历史,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历史。作者...
評分几百年来,强悍的普什图人扎根号称中亚十字路口的呼罗珊地区,他们是构成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他们建立过统治印度近百年的洛迪王朝(1451–1526),击败强大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建立起统治大部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霍塔克王朝(1709–1738)。近百年来,他们在与世界强权的交手中不落...
評分有的时候,书也会偶遇。因为相近的主题而把不同时间看的三本书联系了起来,缘起是甲骨文系列的《王的归程—阿富汗战记》,另一本是几年前看过的《大博弈》,再一本是之前在kindle上屯的《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这次就一起读起来。这三本书主题上互有交集,内容上...
譯得不錯
评分題材很有意思,作者經曆豐富能用當地語言是優點,不過深度和戲劇性確實如前麵所說不去阿拉伯的勞倫斯,地中海三部麯。
评分韆呼萬喚始齣來。
评分看到書名的時候,會想:是哪位“王”的歸程? 從哪裏來,歸哪裏去?隻知是關於阿富汗的曆史。 此時,已讀完本書。對這部事實上重點關注瞭1839-1842三年的時間段卻厚達500多頁的史書讀到最後,幾乎被讀成瞭小說,不忍釋手,無法放下。英阿第一次戰爭的前因與後果被作者用大量詳盡的史料闡釋的清楚明瞭,眾多關鍵曆史人物如小說中的主角一般個性鮮明,而又命運多舛。 隻要讀下去,必然會讓人聯想起今天的美國與阿富汗。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评分譯得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