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旭亚,督导级心理治疗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心理分析师。毕业于苏黎世国际分析心理学院(ISAP)、美国加州整合学院(CIIS)。1989年创立旭立文教基金会与旭立咨商中心,曾任教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询研究所,实务与学术专长为梦与象征、荣格分析、表达性艺术治疗、婚姻与家族治疗等。
《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挑选了七个大家熟悉的童话,都是女性为主角的故事,触及的正是七种不同的女性心灵成长方向,七幅寻宝图。熟悉的故事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但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古老、烂熟于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意涵,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不同的感悟,那我们对自身的困难也将有更宽广的视野。
本书由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吕旭亚执笔,通过象征语言与心理语言的转换,带领读者跨越意识的边界,走进内心的森林,迎向挑战与改变。这趟旅程不仅使我们与古老象征产生联结,开启我们内在的丰富性,更重新思索和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现象与意义,为现代读者的成长与发展找到完整与圆满的可能。
在豆瓣上搜索在这本书很意外先出现的是台版,然后才是这本书。初初翻看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倒不是说这本书有多夸张的好。是让我突然知道“哇撒,原来童话可以这样解读”。初初看到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这个方式,本以为是作者首创,当时还很佩服和好奇。翻看才知道原来最...
评分 评分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 吕旭亚 21个笔记 ◆ 第1章 荣格心理学的童话分析 >> 此外,与神话相比,童话精简短小许多,在文学里的位置如同阿米巴原虫之于生物界,以最简单的形式描述集体心灵类单细胞般的存在样貌,也就是所谓的原型。我们重返童话,所看...
评分 评分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 (1329字)从小到大看多了太多的童话,于是总是以为这世界是有童话的存在,是那个不一样的殊例,其实,现实里撞得头破血流,玻璃心碎了一地,也于事无补,如何认识童话,认识童话中...
不值得阅读。一方面将童话情节和元素归于集体无意识原型进行解码,另一方面又试图将童话寓言化,把情节与现实生活简单对应起来从而达到指导现代人完善自我的目的。问题是二者从未融合起来,看上去,用精神分析术语包装出来的解读和通俗故事鸡汤式解读殊途同归,阿尼玛阿尼姆斯只是虚饰。解码部分也存在太多过度诠释、模糊不清或武断狭隘,比如作者并不能解释为何在蓝胡子中因放纵好奇而打开禁忌房间是获得生命完整的一部分,而在瓦西莉萨里压抑好奇不多问问题也是获得节制品格的一部分,而作者将通过谎骗、伪装与敌人周旋归位女性故事以区别男性的英雄式对抗,却回避了童话里同样存在大量男性故事以谎骗、伪装作为斗争方式,这可说是为了将主题限定为女性人格发展而自行堕入狭隘,此外将故事所有元素都强行联系为原型过于牵强,明显忽略了
评分自圆其说的心理分析体系,但在我个人看来,还是未免牵强。民间传说和童话在各大陆都有类似的文本,或许只出于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朴素的道德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好女孩的奖励永远是财富与婚姻。把王室夫妻、农夫农妇用阴阳气质概括简化,比起淘沙拣金,更像结论先行。女巫被指认为压抑的独居的女性阴影,我却认为猎巫传统下,这类童话活跃人群只是某种神秘的邪恶化身。最后一个故事的加入显得有些蹊跷,据我所知,和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不同,这则俄国童话情节并不普遍,难以窥见集体无意识的渗透。依旧支持外界对于迪士尼俗套的攻击,童话是读给孩子们听的,她们能感知的不是什么扒皮才可见骨的自我觉醒,美貌、善良与等待将烙印于玫瑰色睡梦,她们被灌输,王子是唯一可靠的救世主,温柔地挑选裙子、摆弄着洋娃娃是宿命,也是幸福。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不好说心理学家是看到了很多真正的东西,还是牵强附会。就像是象征物一样,因为它的模糊才带来了和集体意识的连接。
评分整本书的体例一看就是全学的艾伦·知念。这类童话心理学的书照道理都较为小众,像知念的中译本目前出版两年多每本豆瓣标记数均不过百。这书不到一年已有350人标记了读过,目测后边有哪儿的红人推荐过一把。童话理论十本有七八本要走精神分析,对这种书不做研究或相关行业的普通读者不建议去碰,绝大多数都是各讲各的虾扯蛋,哪怕是些经典著作像贝特尔海姆也好不到哪儿去。有闲工夫跟着YY还不如把时间留着多读点各民族小众些的有趣童话。当然要还有人非把这类书当成人生指导或是育儿心经来反驳那我也只能两手一摊。
评分自圆其说的心理分析体系,但在我个人看来,还是未免牵强。民间传说和童话在各大陆都有类似的文本,或许只出于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朴素的道德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好女孩的奖励永远是财富与婚姻。把王室夫妻、农夫农妇用阴阳气质概括简化,比起淘沙拣金,更像结论先行。女巫被指认为压抑的独居的女性阴影,我却认为猎巫传统下,这类童话活跃人群只是某种神秘的邪恶化身。最后一个故事的加入显得有些蹊跷,据我所知,和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不同,这则俄国童话情节并不普遍,难以窥见集体无意识的渗透。依旧支持外界对于迪士尼俗套的攻击,童话是读给孩子们听的,她们能感知的不是什么扒皮才可见骨的自我觉醒,美貌、善良与等待将烙印于玫瑰色睡梦,她们被灌输,王子是唯一可靠的救世主,温柔地挑选裙子、摆弄着洋娃娃是宿命,也是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