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日]夏目漱石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於榮勝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4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20143894
叢書系列:中經典精選
圖書標籤:
  • 夏目漱石
  • 日本
  • 小說
  • 日本文學
  • 文學
  • 人民文學齣版社
  • @譯本
  • 書架上
  • 心靈成長
  • 自我探索
  • 內心世界
  • 情緒管理
  • 心理健康
  • 哲學思考
  • 生命感悟
  • 寜靜緻遠
  • 內心平靜
  • 自我覺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心》是日本近代文學巨匠夏目漱石的晚期作品之一,寫於1914年,當時他四十七歲,曆經久病纏身、妻子尋短見等睏擾,萌生厭世之念,作品風格逐漸轉為內心深層的探索與自省。兩年後,夏目漱石辭世。

《心》由“先生和我”、“雙親和我”及“先生和遺書”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形式上各自獨立,在內容上又相互聯係。其中,第三部分“先生和遺書”是小說的核心,可以說是先生的懺悔錄。

本書是夏目漱石探討人性的經典之作,他以徐緩沉靜而又撼人心魄的筆緻,描寫瞭愛情與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與道義之心的衝突,凸顯瞭日本近代知識分子矛盾、悵惘、無助、無奈的精神世界。

著者簡介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的巨匠,被稱為“國民大作傢”,與森鷗外並稱“明治大正時代兩大文豪”。

本名夏目金之助,俳號愚陀佛。生於江戶,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英文係,一度在中學執教鞭,後奉命留學英國,歸國後擔任東京帝國大學英國文學講師,同時發錶長篇小說《我是貓》,備受好評,繼而陸續發錶《哥兒》與《倫敦塔》等。其後進入朝日新聞社供職,發錶中篇《虞美人草》與《三四郎》等名篇。作品風格獨樹一幟,時稱“高蹈派”。其主要作品另有中篇小說《後來的事》《門》《行人》《明暗》及短篇小說集《漾虛集》等。

夏目漱石的創作給後來的日本作傢以深刻的影響和啓迪。1984年,他的頭像被印在日元一韆元的紙幣上,以紀念他為日本文學發展做齣的卓越貢獻。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回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耐更大的寂寞。”    这是书中先生所讲的其中一句话。 开始看《心》是在09年的秋天,书的起篇也如传统的日本小说并没有很大...  

評分

我在25岁以前都不喜欢夏目漱石,觉得他行文平淡,情节有如白开水,也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才气。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印象比较深的一本就是《三四郎》。去年去重读这本,契机在于有人反映此书很基,堪称明治的《跑吧美乐斯》。真正读下来之后,才发现不管学生和先生之间的感情...  

評分

漱石先生,您好。请准许我开头这样称呼您,称呼您一声“先生”,正如文章里的那位先生一样,于文章“我”的关系,用这样的称呼,自然亲切不过。很早之前就知道了您,并且还能对你的作品略知一二,记得那是在大一通识选修课上了解到您的。课程名叫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而我其...  

評分

評分

昨天在车上和老公聊起《心》,我们前后脚读完。 我说,你觉得小姐是不是也婊婊的。 老公:是的,而且她的表现很奇怪,对于k的死应该也是有感觉的吧。 我:你有没有想过,先生迟迟不和小姐表白,夫人和小姐生出一计,小姐故意和k亲近,让k喜欢上小姐,让先生妒忌,冲动之下和小...  

用戶評價

评分

好可憐的先生。

评分

慎重阿慎重,哪怕就一次,做瞭違心的事,也許一生揮不去。

评分

【藏書閣打卡】與《三四郎》《後來的事》《少爺》等作品相比,《心》已顯齣夏目漱石晚期作品的凝重與憂睏,可能是自身經曆過幾近死亡的體驗,作品始終像是一場人生的反思和晚課。三個部分中,不管是師生之間,親子之間還是作為內核的遺書,都是在探討知識分子內心的掙紮與痛苦。夏目漱石一貫以細膩之筆見長,此文更是把挖掘人物內心的筆法發揮到淋灕盡緻,從核心段落來看,道義與私欲之間的抗衡不僅充斥著明治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更左右著一種看似孱弱無力的人生抉擇,全文讀後不免讓人深深惆悵感慨,滿腦子學問留給人生的到底是什麼?!

评分

好像這是第一本完整讀完夏目漱石的作品。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勝在人物的細膩刻畫。日本文學裏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述,真實地讓人震顫。總有一些部分,直擊內心,就好像自己從前遮掩的汙穢一絲不掛在人前顯露。談不上多喜歡,單純有共鳴就好瞭。(立鞦這一天的上午,在書店。)

评分

【藏書閣打卡】與《三四郎》《後來的事》《少爺》等作品相比,《心》已顯齣夏目漱石晚期作品的凝重與憂睏,可能是自身經曆過幾近死亡的體驗,作品始終像是一場人生的反思和晚課。三個部分中,不管是師生之間,親子之間還是作為內核的遺書,都是在探討知識分子內心的掙紮與痛苦。夏目漱石一貫以細膩之筆見長,此文更是把挖掘人物內心的筆法發揮到淋灕盡緻,從核心段落來看,道義與私欲之間的抗衡不僅充斥著明治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更左右著一種看似孱弱無力的人生抉擇,全文讀後不免讓人深深惆悵感慨,滿腦子學問留給人生的到底是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