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
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
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
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綬章”大赏。
著有《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性格中的蜜与毒》等数十部经典的大众心理读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千百年来,当父母的都是怀着这样的希望,对待孩子是百依百顺,哪怕是天上的月亮水中的珍珠也从来再所不惜,然而心中的这些小心思在孩子看来都是理所当然,他们享受着物质丰富的便利,却时常给我们家长点颜色看看。时代虽然变化了,但父母对于孩子的良苦用...
评分 评分就当是一本乖小孩心理最浅层的解析指南吧。除了指南和标签外,没有任何建设性。字里行间也品出了作者对曾经患神经官能症的骄傲和窃喜…对一些自己观点的态度相对保守和不确定,没有什么说服力。爱好流行心理学或是心理学小白可以看
评分关于自我成长的一本书。 活着,是活出真正的自己。“一个人若不重视自我喜悦的体验,而总是选择得到他人的认可,最终将无法体会何为喜悦。当一个人的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有些人被自己的弱点绊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长处。问题不在于他有无优点,而是他无法意识到自身的优点。” 人活一世,重要的是找到“自我”!
评分有安全感的人不会刻意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他们会做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得到的事,反观缺乏安全感的人将所有精力都用来取悦他人,到最后连自己的渴望是什么都不知道,丧失了实现自我的能力/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缺乏自我的人通过与他人比较来摸索自己,过度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自卑的人之所以会过度在意自己的弱点,不安的情绪是其根源,不安的表现:装乖 找茬 内向/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人,不会没事就顾虑他人的心情,不会刻意压抑愿望,能够要求他人援助,即使给人带来麻烦也会坚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精神官能症倾向的人害怕被讨厌,无法流露出真实情绪,但其失望的根源很多是毫无根据的//只有确立自我、自信、拥有独立人格,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评分深刻、透彻地描述了神经官能症患者,并没有解决之道。是不是觉察,也是一种契机…
评分2019-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