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教到道教

從聖教到道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李豐楙
出品人:
頁數:5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5
價格:NT6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3502784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圖書標籤:
  • 華人社會
  • @颱版
  • 港颱
  • 宗教
  • 佛道
  • 東南亞
  • 馬來西亞
  • 馬來亞
  • 宗教哲學
  • 曆史演變
  • 道教思想
  • 聖教起源
  • 文化轉型
  • 思想比較
  • 中國宗教
  • 信仰變遷
  • 傳統智慧
  • 精神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節俗信仰」的角度觀察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宗教現象,並將之與臺灣、港澳對照比較,提齣以下幾個主要論點:首先,多種族、多宗教的文化處境,使馬國的華人宗教受到友教「教節一體」的激發,不論佛、道信仰,參與節俗的比例均甚高,從而形成「敎、節一體化」的共同趨嚮;其次,在馬六甲、吉隆坡義山搬遷事件與檳城的宗祠祭祖,均強調其「聖教」屬性及神聖性用途。再者,對照同屬「理念移植」的代巡與九皇、仙師爺與唐番土地,後者能普及化的原因就在其節俗性質,較諸神廟便於跨越地緣與血緣關係,故建國後纔方便凝聚華人,發展為九皇節、福德文化節。最後,華人善於利用「聯閤的藝術」組織宗教團體。小則以慶讚中元的名義聯閤街區、神廟力量,目標即捐助華教;大如道教總會,以「道教」名義聯閤神廟,促使國民登記局改正宗教欄,並增加「道教」選項。凡此種種,都彰顯馬華宗教從「聖教」到「道教」的衍變,本書即透過節俗信仰論證華族亟需歸屬感,對內凝聚,對外則便於識別。

著者簡介

李豐楙

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學術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及華人宗教,曾齣版專著六種、論文兩百餘篇:學生書局有道教文學專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李豐楙道教文學研究係列」收錄三種,以及十餘種田野調查報告;近年來主編《道法海涵》叢書(新文豐齣版公司)。

早期從事道教文學研究,其後持續擴及道教文化、華人宗教,曾提齣本土化的「常與非常」理論,解釋節慶狂歡、變化神話、神道思維及明清謫凡小說等,企圖與西方理論、如「聖與俗」對話。認為華人社會既有其思想、信仰、神話及習俗,從民族思維詮釋其宗教信仰,始可理解其中的文化心理。在中研院任職期間參與馬來西亞調查計劃,針對華人在多元化種族、文化的社會處境中,因而激發其宗教創意。

圖書目錄


導論:「以教之名」
第一部分 聖教的發現
第一章 效忠與留根:在義山搬遷事件中馬華的政治修辭
一、從書寫到詮釋:印刷資本主義的現代思維
二、從發展到保存:開發中國傢的難題
三、漢麗寶與葉亞來:親善、情誼與效忠的象徵
四、聖教的發現:從法令到憲法的宗教認知
五、認同:兩種立場的不同理解
六、美化與觀光:古城與首都的宏願
七、結語
第二章 祖德與族義:檳城華人在宗祠祭祀中的聖教觀
一、宗祠:馬來西亞華人的聖教標誌
二、公司:聖教與儒教的運作方式
三、義山:公塚條規中的「聖教」佐證
四、祖德:儀式空間中的神道之教
五、祭祖:王化仿效的祭祀儀式祭祖
六、祖德與族義:一個比較的文化觀察
七、結語
第二部分 南土的下巡
第三章 代巡南邦:馬六甲勇全殿的王爺信仰及衍變
一、1919、1933與2001、2012:從王醮到清醮的名義變化
二、王醮古例:三壇競閤而獨缺禮生
三、清醮:2001年之後的時代新意
四、巡境:古今代巡的空間變化
五、代天巡狩:檳城王爺的另一種佐證
六、甲州清醮:二十一世紀的送王舡儀式
七、結語
第四章 九皇下巡:九皇星君在大馬的本相與變相
一、建國前後的九皇信仰:本相與變相問題
二、從王船到九皇船:九皇信仰的變相之一
三、九皇隱喻:會黨文化下的變相
四、九皇齋:道教傳統信仰的本相
五、內殿祭祀與遊行陣頭:九皇齣巡的本相
六、內殿祭祀與陣頭遊行:迎送九皇爺的真相
七、結語
第三部分 理念的移植
第五章 整閤與跨越:仙師爺的非常性神格及信仰傳布
一、仙師爺信仰的形成:王法仿效與理念移植
二、仙師爺與葉亞來
三、仙師爺信仰與錫礦產業
四、死將統領理念與神話創造
五、跨越:建國前後仙師信仰的轉型
六、結語
第六章 敬天祀地:節俗信仰的理念移植
一、節俗信仰:華人興革調查與「華人宗教」觀點
二、離散與信仰:從「譬彼猶太人」到大馬華人
三、敬天:南天理念的移植及重建
四、唐番土地:斯土斯神的祀地理念
五、宜傢宜居:神道理念下的華人之傢
六、結語
第四部分 聯閤的藝術
第七章 普度:檳州中元聯閤會與華校華教
一、「檳州中元聯閤會」的華校籌款運動
二、崇德華小與中元聯閤會:一個捐募實例的個案
三、街區聯閤:跨越方言群的宗教行動
四、節俗複閤:跨越方言群的團結象徵
五、聯閤的藝術:民間社團與華校的閤作模範
六、結語
第八章 以教之名:「馬道總」與神廟的聯閤
一、道教:民間、官方與學者三種觀點下的認知
二、文化根柢:製度、擴散與組織三型中的道教資源
三、以教之名:「馬道總」聯閤行動的內在動力
四、大馬卡改正登記道教:道總二十年的歸宗運動
五、結語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