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哲学

系统的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作者:金观涛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7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9147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金观涛
  • 系统论
  • 系统的哲学
  • 思维
  • 中国
  • 三辉
  • 鹭江
  • 系统哲学
  • 哲学思想
  • 思维方法
  • 认知科学
  • 整体性思维
  • 结构分析
  • 动态系统
  • 逻辑体系
  • 知识建构
  • 方法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站在系统论和20世纪科学的前沿,用新的思路去考察古老的哲学命题,尝试重建理性哲学

···

【内容简介】

科学和哲学有无内在的共同基础?当代人又怎样基于科学的要求和进展来改造哲学?如何回应量子力学对客观性的挑战,重建科学认识论的基础?

《系统的哲学》收录当代著名思想家金观涛的“哲学三部曲”——《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以及回顾学术历程的长篇序言。金观涛在本书中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

【编辑推荐】

◆《系统的哲学》不仅收录金观涛的“哲学三部曲”——《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以及回顾学术历程的长篇序言,还新增了近年来撰写的《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和最新的2018版序言。

◆ 科学和哲学有无内在的共同基础?当代人又怎样基于科学的要求和进展来改造哲学?如何回应量子力学对客观性的挑战,重建科学认识论的基础?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作者金观涛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备受赞誉。在本书中,他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做了进一步的哲学表述,对于想深入理解金观涛思想的读者来说,本书是必读书目。

◆本书不仅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金观涛与刘青峰及其他合作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金观涛

生于1947年,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创办“走向未来”丛书;1989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担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2008年退休后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有《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与华国凡合著,1983),《系统的哲学》(1988),《历史的巨镜》(2015)。与刘青峰合作以下几本著作:《兴盛与危机》(1984),《开放中的变迁》(1993),《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2000),《观念史研究》(2008),《中国思想史十讲》(2015)。

目录信息

目录:
2018年版序言
再版序言
序言20年的追求:我和哲学
我心中的马克思:对思想解放的渴望
陷入黑格尔体系的泥潭
对“彻底辩证法”的恐惧
由哲学向科学退隐
一个在科学神殿中平凡的科学家
属于我自己的“控制论”
哲学在召唤
我的三部曲
知识、价值和终极关怀
第一篇人的哲学——论“客观性”
引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理性在困境中……
第一节 影子般的客体
第二节 哲学争论的实验判决:关于贝尔不等式的验证
第三节 存在真是被感知吗?对一个实验的描述
第四节 科学理性的金字塔
第二章 建构主义的尝试
第一节 第18头骆驼
第二节 无差异编码和纠错能力
第三节 神经网络的封闭性
第四节 内稳态和符号主义
第五节 客观实在等于本征态吗?
第六节 量子力学的黑箱解释
第七节 鱼龙混杂的哲学遗产
第三章 客观性和公共性
第一节 对经验可靠性标准的重新考察
第二节 寻找新的奠基石
第三节 同一性疑难和结构稳定性
第四节 人体的结构稳定性:为什么有清醒的直观世界?
第五节 结构稳定性的扩张:科学以人为中心
第六节 构造性自然观和科学解释的结构
第七节 我们仍在笼中谈哲学
第四章 近于上帝的观察者
第一节 “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
第二节 什么是观察者?
第三节 自然规律与仪器同构定律
第四节 理性的飞跃:从观察者到思想者
第五节 回到唯物主义:整体演化论
结束语 展望人的哲学
第二篇发展的哲学——论“矛盾”和“不确定性”
第一章 从“无矛盾原理”的争论谈起
第二章 “矛盾”概念的精确化:悖论对逻辑的破坏
第三章 科学理论纠错机制和集合论悖论的启示
第四章 不确定性和系统内部调节功能的破坏
第五章 无限、量子力学和信息论
第六章 数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第七章 整体演化理论
第三篇整体的哲学——我们的方法论
引言 理性哲学的理想
第一章 历史的导言:整体方法的兴起
第一节 整体之谜
第二节 内稳态的发现
第三节 从维纳到艾什比:调节行为的起源
第四节 目的性、大脑和学习机制
第五节 生命:介于随机性和因果性之间?
第二章 什么是组织?
第一节 黑箱和整体中的部分
第二节 组织:功能耦合系统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三要素
第三章 稳定性、存在和价值
第一节 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节 自耦合分析
第三节 维持生存的功能和结构
第四节 存在的逻辑
第五节 吸引子、组织起源和价值
第六节 小结:活的组织
第四章 生长的机制
第一节 从蝴蝶花纹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讲起
第二节 内稳态对生长的意义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节 生长作为层次展开:超目的与超因果
第五章 组织的结构、容量和形状
第一节 组织的层次和结构稳定性
第二节 结构对容量的限制:为什么生长有极限?
第三节 维生结构与突变理论
第四节 形态发生机制
第六章 老化过程和功能异化
第一节 从仪器老化原理讲起
第二节 浴盆曲线和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第三节 衰老理论种种
第四节 功能异化与结构畸变
第五节 模拟演化
第六节 无组织力量和熵增加的异同
第七节 组织演化:我们面临新的综合
后记
附录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
一、意识的科学解释能排除“意识”吗?
二、梦的实验研究
三、意识的心脑模型(AIM)
四、新的综合:相空间的意义
五、意识解释的递归方案
六、唯物论还是唯识论:终将消失的界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虽平易近人,但是如果读者没有一点三论背景的话,一些章节还是会不得其门而入。在此对本书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做一番普及。 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诞生,对后工业时代的影响不亚于牛顿力学当年对工业时代的影响,而这一点常常被人...  

评分

“没有观察的时候电子处于什么状态?”这个问题等价于“没有温度的时候水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没有温度”显然是荒谬的前提。他得出一个条件公理:事物表现出一定的性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评分

评分

前段时间推荐了一本金观涛大师的书,今天忍不住再推荐一本他的书——系统的哲学。这是一本写于1988年,今年再版的书。这本书太厉害了,感觉称他为先生以不足以表达我的景仰。 社科领域的理论谬误太多,我以前读的和这书一观照,发现太多的书都是不读比读好。不过也不独我这样,...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全书内容没变,但加了一篇极好的附录。期待金老师《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真实性哲学》两书。

评分

可以说金观涛的学说有魔性,一看就想信,看完一点儿反思的能力都没有了,就想盲从,跨界这么深入,给跪。

评分

放弃了。问题恰恰出在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的时代精神(那个时代的)作品。30年后的今天,它是“落伍”的(当然,思考本身永远不落伍,尤其30年前),作者的语言中二又不克制,啰哩巴嗦,对于储备量足够的读者,杂糅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比如关于费耶阿本德的)甚至让人怀疑作者自己也没有看明白一手观点。本书的真实价值在于“启蒙”,有时代的意义,缺点如上也明显——30年前它是一束光,30年后依然这么高分,就让人唏嘘了,从批判性思考学起,多接触理科知识不好么?总好过激动万分泪如泉涌吧。

评分

科学的哲学需要严谨,但人生的哲学不需要,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抱着成长的心态,拥抱变化,在有效与正确之间折中,顺势而为。

评分

佩服他用科学改造哲学的努力,其方法论(整体的哲学),吸收了很多前沿学科的知识,思考深刻,自成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