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让·埃默里 死亡 心理学 奥地利 自杀 外国文学 ***三辉图书***
发表于2025-05-09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奥斯维辛幸存者、“大屠杀亚文化中的圣人”让·埃默里 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
◆出版30年内再版逾13次,被译为英、法、意、西等多种语言
◆“有把叫作死亡的刃。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死神的巨镰挥向自己。”
···
【内容简介】
宗教和社会对自杀的谴责使其好像一桩罪行,一种不自然、极荒唐的举动,但这些观念和偏见是否传达出一种虚假的客观性?让·埃默里没有把“自死”看作一种行为,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对抗社会学和心理学陈词滥调的个人思想和意愿。他并在非为自杀辩护,而是希望人们承认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个人是他/她自己肉身最基本的主宰者,一个人的身体,与其所处的社交网络无关,也与“生”之宿命无关。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大屠杀和其他亚文化一样,在其中自会出现圣人。让·埃默里就是其中之一。
——凯尔泰斯·伊姆雷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探索了有自杀倾向之人的精神世界,此书越过科学的范畴,直击自杀者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你会在书中看见最封闭、最黑暗的心灵。
——《解经时代》
·
如果说埃默里的悲观主义思想将生命摆在了较低的位置,那么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则重新肯定了生命的意义。通过赋予我们的存在以意义,埃默里提醒我们:人命是可贵的。
——《新共和》
·
让·埃默里是少数能真实评价大屠杀的声音之一……他对受害者无法弥合的伤痛有着沉重的理解,也正是在这种理解下,才有可能精准地推断出他们所亲身经历的恐怖的本质。
——温弗里德·格奥尔格·泽巴尔德 | 著名德国作家
···
【编辑推荐】
◆奥地利著名作家、哲学家让·埃默里,曾获普里莫·莱维和凯尔泰斯·伊姆雷的高度评价。其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德语世界再版十余次,此次首次引进了其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三部作品《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
◆在书中,埃默里以一种颠覆性的视角解释“自死”行为,主张人是其肉身的主宰者,反对将“自死”视为非自然死亡的陈词滥调。保罗·策兰、茨威格、海明威、三岛由纪夫……这些文学、思想上的巨人为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埃默里怀着深切的理解对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的死亡进行了精准的剖析。
◆中文版直接翻译自德语原文,译文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让·埃默里(Jean Améry,1912—1978)
原名汉斯·梅耶(Hanns Mayer),出生、成长于奥地利维也纳,并在这座城市学习了文学和哲学。1943年,埃默里因散发反纳粹读物而遭逮捕,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联军队进驻波兰后,他先后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和贝尔森集中营关押,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战后,埃默里在瑞士多家德语报社做记者以谋生。1966年,他出版了书写自己奥斯维辛经历的文集《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并因此广为人知。后又出版数本著作,包括他最著名的哲学论著《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等。1978年,埃默里自杀身亡。
···
【译者简介】
徐迟 青年译者,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经济工程硕士,另译有《他人的行当》等。
自愿独行,自愿了结自己,没啥可争辩,可惋惜,可诅咒!......不信专家认证为心理病态,也不需要道德家来说教拯救。。。咔咔,就是这意思。
评分已购。这本对自杀的探讨多少带着书卷气,像是对自杀相关文本的梳理,读来还是有些晕。成书之后,作者自杀,倒是可以和书中观点相合了,叹。。。
评分和之前出版的两本埃默里的《变老的哲学》《罪与罚的彼岸》相比,更偏向私人的感知维度,因而略显碎碎念。这本书写于作者自杀未遂的时日,写完后又自杀而亡,因而语调和态度本身就是苍凉的。它彻底颠覆了“人必须活下去”的大前提,指出社会和心理辅导是如何试图将一个人想要自死的愿望定义为“不正常”,试图加以匡正,为的是将个体重新纳入社会,好为其所用。在作者看来,自死(自杀的另一种表述)是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不宜站在社会效用、宗教伦理的角度来批评。自杀者的内心世界是孤独而决绝的,或是出于渴望杀死那个使自己厌恶的自我,或是早已明确未来无可逃脱的命运,或是不屑于再度融入嘈杂的社会。多希望自己并没有读懂。
评分已购。这本对自杀的探讨多少带着书卷气,像是对自杀相关文本的梳理,读来还是有些晕。成书之后,作者自杀,倒是可以和书中观点相合了,叹。。。
评分埃默里说,自死(自由死亡)是人依照自身不被外界剥夺的标准行事的权利,是人最大的自由。 是的啊,人从根本上属于自己的,人是自己身体最高的主宰。如果一个人对外界感到厌倦,不想再和他人发生联系,对生命失去了兴趣,那么自死又有何不可呢?敬畏生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如果死亡能通向一种终极自由,那凭什么就要遵守这种文明规范呢?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我当然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身体。为他人而活,为意义而活,这当然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可是凭什么硬要我接受这种规范呢?人人死而平等,死亡才是唯一通向自由的道路。 这就以最终的虚无否定了存在。而我更认可译者说的,“我虽爱极逝亡之温柔,但愿寂灭之外,我们能拥有更多。”
让·埃默里是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是大屠杀文化中的圣人 , 1943年,埃默里,散发反纳粹读物被逮捕,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联军队进驻波兰后,他先后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和贝尔森集中营关押,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 让埃默里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俩次...
评分 评分当我表达我的感受时,我除了表达感受,我还在表达“我”,在表达「感受着我的感受 的我」——因为感受和它的主体(“我”)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我的感受,也没有无(脱离)感受的我。因此,就算将我的感受器官的神经冲动以EVA里的A-10神经精准地传达与你,那么你对我的感受的...
评分 评分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