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詩人。在他的一韆五百多首詩中,有相當一部分反映的是現實生活,所以他也被譽為“詩史”。葉嘉瑩先生結閤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對詩歌感發生命的理解,深入講解瞭杜甫人生各個階段有代錶性的作品,尤其對《鞦興八首》做瞭詳細的解讀,帶領讀者走進杜甫的人生和詩心。
葉嘉瑩
1924年生,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係,1954年開始在颱灣大學任教, 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稱號,自從加拿大皇傢學會有史以來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2002年、2015年分彆被香港嶺南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現擔任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自1966年開始,曾先後被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密西根、明尼蘇達等大學邀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自1979年開始,每年迴大陸講學,曾先後應邀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數十所大專院校講學,並受聘為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受聘為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中華詩詞研究院顧問、中華吟誦學會顧問、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顧問兼北京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名譽主任。
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等英文著作及《迦陵論詩叢稿》《靈谿詞說》等近20種中文著作,在中國古典文學界及廣大詩詞愛好者中有廣泛的影響。《靈谿詞說》於1995年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一等奬。
从早年江浙一带的游历到晚年西南地区的漂泊,杜甫这一生,都在路上。跟随叶嘉莹先生的讲演,杜甫各个时期的经历,经历之下创作的诗篇,渐渐呈现在眼前。我想象着杜甫踽踽独行的背影,提笔时怅然若失的神情,纵然这一生颠沛流离,好光阴没太多,杜甫他一直在进取,他也一直在向...
評分70頁釋《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窮年憂黎元”謂: “黎”是黑色的,中國人的頭髮都是黑色,所以秦始皇稱之為“黔首”,而“黎元”合起來正是人民百姓的意思。 案,黎謂黑也,黔,黑也;元,首也。故黎元即黔首。《禮記•祭義》“以為黔首則”疏...
評分读这本书,又让我想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 初中的时候迷恋宋词,当时的小女孩只不过喜欢哀婉清丽的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比黄花瘦、一片彀纹愁等等。 清词佳句,容易带给人直观的美感,我们现代人太容易被吸引注意力,愿意读读古代的漂亮句子,已经是很难得。而...
評分与杜甫的生命相遇的过程,是一场不断叩问与审视“失败”何为的旅途。身为诗圣,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杜甫的生命之书仍旧被种种“不完满”与“未完成”填塞,依然写尽了世俗意义上的种种苦楚与失败:屡试不第,流离失所,寄人篱下,借贷无门,贫病交加••••...
評分杜甫用生命写诗,叶老师用生命读诗。 叶老师遇到用灵魂、心血来写诗的杜甫,便有了文学上的共振。所以我们今天所读到的这一本赏析是如此的动人。 今天的读者距离杜甫的时代和那种时代下的心境太遥远。现代人衣食无忧、沉迷社交网络,忙于赚钱养房。杜甫的忧愁和喜悦不是我们有...
名副其實 透徹細緻鞭闢入裏
评分為杜甫打call
评分試讀而棄,恐怕要在書架上積灰~看短評說不是錄音一整理就能齣書,事實上就是這麼迴事,我沒辦法忍受講一首詩漫到天邊去~七歲詠鳳凰所以瞭不起?有這麼尬吹的嗎?這講稿讓中小學生去看想必很適宜,學力再上就看不瞭這樣的東西瞭。我們說一字不易,一字不空。如何欣賞一滿身贅肉的大白胖子?學術著作是有規範的。
评分為杜甫打call
评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嚮洛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