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在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所以他也被誉为“诗史”。叶嘉莹先生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人生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做了详细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杜甫的人生和诗心。
叶嘉莹
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 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自从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别被香港岭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自1966年开始,曾先后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等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开始,每年回大陆讲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大专院校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受聘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华吟诵学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顾问兼北京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等英文著作及《迦陵论诗丛稿》《灵谿词说》等近20种中文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灵谿词说》于199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杜甫用生命写诗,叶老师用生命读诗。 叶老师遇到用灵魂、心血来写诗的杜甫,便有了文学上的共振。所以我们今天所读到的这一本赏析是如此的动人。 今天的读者距离杜甫的时代和那种时代下的心境太遥远。现代人衣食无忧、沉迷社交网络,忙于赚钱养房。杜甫的忧愁和喜悦不是我们有...
评分在记忆深处,杜甫总是那个在教科书中被贴上“现实主义诗人”的老者,永远都戴带着一副忧国忧民的面容,在秋天的黑夜大声的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一生,若论其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或可称怀才不遇。然而,他的爱情故事却惹人艳羡,和妻子杨氏的动...
评分读大学的时候学这段文学史,老师在正式开讲前的介绍中说:李白与杜甫并肩站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上,不同的是李白是一步跨上顶峰,而杜甫却是一步跨下顶峰。依稀记得我当时的感想:无非是上山与下山的区别,不管怎样,无限风光是看到了的。随后的讲课,让我极其困惑:我理解...
评分“一世最耽工部句”的叶嘉莹妥妥的是杜甫的“迷妹”,爱豆在粉丝眼中是十分完美的,在叶嘉莹老师的讲述中,我们大概能知道她对于杜甫是怎样的始于才华、忠于人品、陷于抱负的,李白过于虚幻,王维过于田园……同时代的诗人只有杜甫是既有才华又心怀天下的,这一点难能可贵,所...
评分与杜甫的生命相遇的过程,是一场不断叩问与审视“失败”何为的旅途。身为诗圣,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杜甫的生命之书仍旧被种种“不完满”与“未完成”填塞,依然写尽了世俗意义上的种种苦楚与失败:屡试不第,流离失所,寄人篱下,借贷无门,贫病交加••••...
文以载道!
评分可
评分世人皆爱李太白的“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可不是每个人都懂杜子美的“随物赋形、不避丑拙”。
评分叶嘉莹先生的讲解真的浅显易懂。杜甫诗的厚重,能让人产生钦佩之感。
评分对杜工部庖丁解牛!作为读者感悟沉郁顿挫确实需要时间的锤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