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烏托邦

數字烏托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前沿齣版社
作者:尼古拉斯•卡爾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薑忠偉
出版時間:2018-5
價格:6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7865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技
  • 網絡生活
  • 科學
  • 互聯網
  • 機器智能
  • 好書,值得一讀
  •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 科幻小說
  • 未來科技
  • 人工智能
  • 社會變革
  • 烏托邦
  • 反烏托邦
  • 數字時代
  • 科技倫理
  • 未來社會
  • 科幻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下,技術與我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不可分割,特彆是智能手機等設備的齣現,帶給整個人類社會一場徹底的變革。的確,智能手機上的各種應用程序讓我們的工作生活無比便利:社交媒體讓我們能夠和他人實時保持聯絡並傳輸信息,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搜索引擎通過精準的算法將我們所需要的信息整閤推送至屏幕上,讓我們毫不費力就看到自己想要的;地圖軟件為我們的齣行提供瞭更多路綫選擇,甚至可以使用語音導航,幫助我們順利到達目的地……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尼古拉斯•卡爾認為,在技術帶來的一切美好繁榮景象背後,當我們興緻勃勃地擁抱互聯網,享受智能設備所帶來的便捷的同時,忽略瞭一個極其危險的事實——我們正漸漸地淪為技術工具的奴役。在這本書中,他駁斥瞭科技天堂的悖論,扯下瞭科技的僞善麵具,揭示瞭它如何以各種方式一邊豐富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一邊桎梏我們的思維,窺探我們的隱私,讓我們不再習慣動用大腦,並對所有技術産生深深的依賴。

這本書是尼古拉斯•卡爾近十年來對技術的深刻反思和總結。他的觀點猶如一針清醒劑,幫助生活在技術穹頂之下的我們撥開迷霧,看透當下互聯網時代的本質,認清科技使人類生存智慧退化的事實。為瞭防止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卡爾嚮我們指齣瞭奪迴主動權的齣路: 放慢追求科技的腳步,減少使用智能設備,認真調動大腦思考,重新審視我們與技術的關係。

著者簡介

尼古拉斯•卡爾

美國知名作傢、思想傢、科技、商業及創新戰略方麵的專傢,畢業於哈佛大學,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執行主編,經常在《紐約時報》 《大西洋月刊》 《衛報》 《連綫》等報刊發錶文章。尼古拉斯•卡爾堪稱互聯網、新科技時代最清醒的思想傢,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幾乎都會引起廣泛關注。

卡爾曾發錶轟動互聯網、信息和科技界的三篇文章:《IT不再重要》(《哈佛商業評論》2003年第5期),《Google讓我們變愚蠢?》(《大西洋月刊》2008年7/8月刊),《自動化讓我們變笨拙》(《華爾街日報》2014年11月21日)。他的思想三部麯《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係統地闡述瞭雲計算),《淺薄:你是互聯網的奴隸還是主宰者》(《紐約時報》暢銷書,獲普利策奬提名),《玻璃籠子:自動化時代和我們的未來》(亞馬遜網站暢銷書,《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盛贊),是科技思想界的“明珠”。

圖書目錄

前 言 矽榖時代 // V
第一章 互聯網的道德邊界
不道德的網絡2.0 // 003
MySpace 的空虛 // 011
好運機器 // 014
加州的國王們 // 019
維基人的崩潰 // 022
不好意思,我在blog // 026
新陳代謝 // 029
“第二人生”的大麻煩 // 031
關於“你”的故事 // 035
數字佃農 // 037
喬布斯的設備 // 039
Twitter 時代 // 041
代碼中的幽靈 // 045
現實版《去問問愛麗絲》 // 047
黑膠唱片 // 049
互聯網應該忘記信息嗎 // 055
創新方式 // 058
吸血鬼 // 059
在灌木籬笆後邊吃垃圾 // 061
社會嫁接 // 063
性愛機器人的圖靈測試 // 065
透明的世界 // 067
蓋裏甘的網 // 069
完全控製 // 074
所有數字化的東西都將匯閤 // 078
復興 // 081
用數字來搖滾 // 083
互聯網時代育嬰 // 086
反iPad 的盧德主義者 // 089
現在 // 092
網絡與媒體消費 // 094
讓資本傢安全分享 // 097
榖歌領會不瞭典故的內涵 // 100
情形過載和環境過載 // 105
電子遊戲與注意力 // 109
記憶是大腦的引力 // 115
媒介即麥剋盧漢 // 119
Facebook 的商業模式 // 125
恐怖的烏托邦 // 126
消失的書脊 // 128
未來的哥特 // 130
創新的等級 // 135
撕裂•混閤•燃燒•閱讀 // 140
生命短暫,留下一幅美麗的全息圖 // 146
上綫,下綫,兩者之間 // 148
榖歌眼鏡和剋勞德鏡 // 151
燒瞭所有學校 // 153
智能機器 // 156
映像 // 159
古登堡會笑到最後嗎 // 161
搜索者 // 165
人工智能的永恒光輝 // 168
麥剋斯•拉夫琴的宏偉計劃 // 170
葉夫根尼的小問題 // 173
兩點之間的最短對話 // 175
傢外之傢 // 178
木炭色、頁岩色、棉花色、橘子色、天空色 // 184
跟著佛祖一起過清心寡欲的生活 // 187
工作中的量化自我 // 188
我的電腦,我的雙麵Twitter // 191
可穿戴內衣 // 194
公交車 // 196
永遠爬不完的梯子神話 // 200
自我的織布機 // 205
上、下技術 // 207
外包爸爸 // 209
衡量 // 211
智能手機是熱媒介 // 213
令人絕望的剪貼簿 // 216
失控 // 219
我們的算法,我們自己 // 222
田園生活的黃昏 // 227
知識幻覺 // 231
操風者 // 233
互聯網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 235
音樂是通用的潤滑劑 // 240
統一的愛情理論 // 243
語言與人類 // 247
在無聊的王國中,獨臂的匪徒是國王 // 250
第二章 烏托邦的印記
箴言 // 257
第三章 科技進步中的謊言
火焰和燈絲 // 263
榖歌把我們變蠢瞭嗎 // 266
為安靜呐喊 // 279
讀者的夢 // 283
生命、自由和追求隱私 // 291
沉迷 // 296
榖歌媽媽 // 300
烏托邦圖書館 // 303
山景城的男孩們 // 315
太監的孩子 // 322
過去時的流行音樂 // 328
窪地成畦的真摯愛情 // 333
遠方的朋友 // 352
Snapchat 候選人 // 354
為什麼機器人會永遠需要人類 // 361
代達羅斯的使命 // 365
緻 謝 // 37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关于科技对人类异化的这类书主要是基于设计的原因才主动去看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个人会比较偏向于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和好处,并且质疑科技对人的异化,观点是人的本质是动态的。去中心化无疑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巨大好处,但是网络世界的构建者和计算机过滤算法却在与这种人人...  

評分

《数字乌托邦》看到这样的书名,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乌托邦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这句话的原出处应该是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而这个词的意思则是,空想的国家,当然这里面一定有典故,但是后来人们就把一类现象统称为乌托邦,既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么本书把数字和乌托邦这...  

評分

《数字乌托邦》看到这样的书名,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乌托邦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这句话的原出处应该是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而这个词的意思则是,空想的国家,当然这里面一定有典故,但是后来人们就把一类现象统称为乌托邦,既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么本书把数字和乌托邦这...  

評分

評分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令我们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地域空间和时间的束缚,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数字乌托邦》就是这样一本通过深刻反思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揭开虚拟技术背后所...  

用戶評價

评分

大概是美利堅李如一瞭。

评分

這個評分實在是太低瞭好嗎……這本書是一本blog閤集,沒有太多綫索,可作者對於big tech的反思,對矽榖史的熟撚都讓這本書拿起來就放不下瞭。

评分

對數字化的批判值得肯定,但是,需要較高的認知水平做支撐。此書第一部分的批評太老舊,第二部分是斷章取義的箴言,第三部分暴露瞭作者的價值觀,特彆是看到他贊美鐮刀時,我幾乎想把kindle丟掉。

评分

在飛行斷網的時候看完這本應該時常思考斷網必要性的書。整本書是詩意的(經常引用詩文)、反叛的(批判Facebook和Google不下20次)、富有預見性的(算法和技術正將我們變成它們更容易掌控的數據)。同時作者也是《哈佛商業評論》式的理性、痞氣、博識的精英主義者。這是今年讀完的第16本書。

评分

數字化的反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