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1988年的盗窃案,两个越狱的嫌犯,让看守所管教杜湘东从此走上了追捕之路。
随着时间拉长,这场追逐渗透进当事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底色。
平淡岁月,泛起波澜,他们强硬地面对生活,演绎出别样一番惊心动魄……
—————————————————————————— ——————————
这是石一枫的一部长篇小说
一部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一个别样精彩的警察故事!
男人战斗,然后失败,世道变了,是屈从于命中注定,还是忍痛更强硬地直面人生?
—————————————————————————————————————————————
【名家推荐】
《借命而生》是石一枫又一篇致敬经典、致敬时代的野心之作。
二十载追逃故事的背后,是从《悲惨世界》抽离出的警察与逃犯的人物设置,从《子夜》延伸来的现代实业资本主义命题;放在刚刚过去还来不及抽身的历史里,正对应着当下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许文革肯定不是人道主义者冉阿让,作者在此人身上处理的是资本的某种当代人格,聪明进取蔑视规则,捷足先登一个时代的欲望与成功;杜湘东也不是沙威,他的一根筋不是基于法律公正的观念固执,而是强弱对比的丛林社会里,弱者出人头地的盼头、抗争与悲愤。如果许文革身上原罪与委屈并存的复杂性赋予当代资本某种合法性,那么他在新一轮资本游戏的最终落败,则意味着资本最终走向他的反面,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本对实业资本的吞噬,这也是《子夜》中吴荪甫们的结局。底层小人物和上层实业资本双双难逃失败者的命运,作者有一双捕捉时代人物的鹰眼。
——陈东捷 《十月》主编
——————————————
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借命而生》,写的都是当下生活经验,国企倒闭、矿难惨案、商场恶斗、司法无力、弱势群体受到伤害等等,但是作家是通过一个追缉越狱逃犯的通俗故事框架,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串联起来,显现了作品内涵丰富的信息量。我注意到作家称这部作品为“史诗”,并且提醒读者要注意这一点。我想如果把这部小说称为描写改革开放四十年道路的一部“史诗”也未尝不可,但这不是以往我们对史诗的理解,而且就小说的社会容量以及顾及到的历史事件而言,我读到这部小说自然联想到悲惨世界,也是一个警察与一个逃犯的恩怨故事,《借命而生》的人物性格更加饱满,没有概念化,小说叙事结构是以破案为线索的,写的却是小人物的无助与挣扎,但是内涵确实富有历史感。这种新的叙事形态,要比“为写历史而写历史”的传统叙事更加生动而平易近人,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可能是我接触到的七零后作家有关历史题材创作的最好的叙事方法
——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
终其一生,杜湘东用他的生命捍卫了“好”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杜湘东、姚斌彬和许文革非但不是失败者,而是英雄。在这个几乎价值都需要重新勘定的年代,石一枫以他的小说,他的小说人物,轻轻擦亮了“好”这根指针,让钟表重新滴答作响。这一刻,我心存感激。毫无疑问,《借命而生》以严肃的方式诚恳地面对我们的时代。石一枫坚定地知晓一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困惑……
——岳雯 中国作协创研部
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心灵外史》等,小说集《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等。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提名奖等奖项。
版本:201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P65 第一行:风从头顶的河岸浩大地掠过:(无误,原来我的理解有误) 2.P87 倒数第六行:“不过我还了解点别的。” 少了一个字,应为:“不过我还想了解点别的。” 3.P102 第九行:看着武警依此打开铁门: “依此”应为“依次”。 4.P108 ...
评分 评分文/宝木笑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博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少年壮志不言愁 ——电视剧《便衣警察》主题曲 三十一年前的一九八七年,由海岩创作、林汝执导、胡亚捷、宋春丽、申军谊等主演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上映,刘欢的那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唱遍大街小巷。小时候,我们...
评分版本:201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P65 第一行:风从头顶的河岸浩大地掠过:(无误,原来我的理解有误) 2.P87 倒数第六行:“不过我还了解点别的。” 少了一个字,应为:“不过我还想了解点别的。” 3.P102 第九行:看着武警依此打开铁门: “依此”应为“依次”。 4.P108 ...
评分一句“放下”,说着容易,却成为永远的包袱;一声“好人”,听着舒服,却成为毕生的执著。沧海桑田,唯有不变的初心与善意的坚持,做着认为对的事,昨天和明天都是今天。
评分命比戏更戏。最后在奥运焰火燃放之夜,落魄一生的看守所管教终于与自己的命运和解。如果能拍好,这故事也不会比《金色梦乡》差吧!
评分认为本作有很多《肖申克的救赎》的影子,但读后感受比观影感差得远。《借命而生》实在是一个可以猜到结局的故事,很多情节的转变显得比较生硬。石一枫描写的重点处,或在于讲述了一个男人的战斗故事,也讲述了人的依存和坚守。故事中,仿佛定义失败与否其实很荒唐,而这世界上凡人太多,每个人都心有戚戚,若有释然之时,也算得人生圆满吧。(此外日常吐槽人文社的出版,从装帧、纸张到设计、校对都不知道在搞什么,比起上海译文、南海出版等实在差得远了,资源这么好的老牌出版社难道在固步自封破罐破摔吗?)
评分命比戏更戏。最后在奥运焰火燃放之夜,落魄一生的看守所管教终于与自己的命运和解。如果能拍好,这故事也不会比《金色梦乡》差吧!
评分情怀胜过情节。还以为姚斌彬的笑里隐藏了多大的秘密呢,满怀期待作者有什么大招要放,结果失望,姚许本来就是过命交情,借命而生不算悬念。最后警匪在奥运开幕夜的彼此救赎和解推到了戏剧性的高潮,跟看电影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