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校注

盐铁论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桓宽
出品人:
页数:919
译者:王利器 校注
出版时间:2015-7-1
价格:9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10029
丛书系列:新編諸子集成
图书标签:
  • 秦汉史
  • 新编诸子集成
  • 思想史
  • 古籍
  • 历史
  • 国学
  • 首图
  • 诸子
  • 盐铁论
  • 校注
  • 古代经济
  • 汉代历史
  • 文献整理
  • 儒家思想
  • 经济政策
  • 政治制度
  • 典籍研究
  • 中国古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编诸子集成:盐铁论校注(套装上下册)》是西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所录“论文”的结集,是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情况的珍贵资料。

《新编诸子集成:盐铁论校注(套装上下册)》这个定本是整理者继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整理本,整理包括标点、校勘、注释、附录四部分,是研究《盐铁论》的基本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作者: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代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

注释 解说词:王利器

王利器(1912-1-28~1998-7-25),字藏用,号晓传,四川省江津县(现属重庆市)人。治学受乾嘉学派影响以实事求是、理论兼赅为主,不求速成。长于校勘之学,著有《王利器自传》等30余种,另外发表古典文学论文百余篇。其著作被港台出版机构翻版者约在10数种以上,国内外报刊对其著作及人品评论推崇者甚多。

目录信息

前言
卷一
本议第一
力耕第二
通有第三
错币第四
禁耕第五
复古第六
卷二
非鞅第七
晁错第八
刺权第九
刺复第十
论儒第十一
忧边第十二
卷三
园池第十三
轻重第十四
未通第十五
卷四
地广第十六
贫富第十七
毁学第十八
襃贤第十九
卷五
相刺第二十
殊路第二十一
讼贤第二十二
遵道第二十三
论诽第二十四
孝养第二十五
刺议第二十六
利议第二十七
国疾第二十八
卷六
散不足第二十九
救匮第三十
箴石第三十一
除狭第三十二
疾贪第三十三
后刑第三十四
授时第三十五
水旱第三十六
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
备胡第三十八
执务第三十九
能言第四十
取下第四十一
击之第四十二
卷八
结和第四十三
诛秦第四十四
伐功第四十五
西域第四十六
世务第四十七
和亲第四十八
卷九
繇役第四十九
险固第五十
论勇第五十一
论功第五十二
论邹第五十三
论菑第五十四
卷十
刑德第五十五
申韩第五十六
周秦第五十七
诏圣第五十八
大论第五十九
杂论第六十
附录一 佚文
附录二 记事
附录三 论人
附录四 述书
附录五 校本
附录六 引书
附录七 纂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中的观点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但我在意的不是这些 从战国时代稷下学宫那场辩论开始的儒法之争 延续到汉王朝依然没有停止 以桑弘羊为首的法家自这场廷论逐渐走向隐没 而那种自由生发的环境和氛围 也慢慢地被一家独大的儒学道统所替代 庞大的中华帝国,与生俱来的勃勃生机,还...

评分

书中的观点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但我在意的不是这些 从战国时代稷下学宫那场辩论开始的儒法之争 延续到汉王朝依然没有停止 以桑弘羊为首的法家自这场廷论逐渐走向隐没 而那种自由生发的环境和氛围 也慢慢地被一家独大的儒学道统所替代 庞大的中华帝国,与生俱来的勃勃生机,还...

评分

如果有时光之车,我愿穿越回公元前81年,现场聆听这场讨论。这本薄薄的书由于作者桓宽对儒家的偏爱而在整理言谈时于贤良文学的记录更详尽,所以我想听到大夫更多的辩解,更因为我想观察在场的贤良文学在争辩时是否知道他们所期待的“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  

评分

书中的观点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但我在意的不是这些 从战国时代稷下学宫那场辩论开始的儒法之争 延续到汉王朝依然没有停止 以桑弘羊为首的法家自这场廷论逐渐走向隐没 而那种自由生发的环境和氛围 也慢慢地被一家独大的儒学道统所替代 庞大的中华帝国,与生俱来的勃勃生机,还...

评分

书中的观点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但我在意的不是这些 从战国时代稷下学宫那场辩论开始的儒法之争 延续到汉王朝依然没有停止 以桑弘羊为首的法家自这场廷论逐渐走向隐没 而那种自由生发的环境和氛围 也慢慢地被一家独大的儒学道统所替代 庞大的中华帝国,与生俱来的勃勃生机,还...

用户评价

评分

贤良文学对阵御史大夫与御史,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贤良文学的确不切实际。崇德不是问题,先德后刑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走向极端,一味怀柔。让人好奇的地方是贤良文学是否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还是真心操持崇德的价值理论?贤良文学常以道凌人,所言多是虚语,确有有因辩论而辩论的倾向,失之客观。而桑弘羊明显更务实,事实上,折中两方而用更好。

评分

文辞较之其他先秦诸子较为平质,气势较于《孟子》、《韩非子》差得太远,铺张扬厉的味道一点也没有,辩论的味道很淡,仿佛就是大家掐时间轮流大言,要说是政治论辩不像庄子说道那样玄,可韩非子论政治也可以很尖锐啊,也许是朝堂辩论要顾及体统,不能泼妇骂街,由此显得矜庄。与人争论一定要引经据典,真是由来已久。本书论辩双方各都有道理,读者自取而已。 由此书看来,儒家至少在汉昭帝时期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 王利器太有水平了,狂得有资本。

评分

贤良文学对阵御史大夫与御史,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贤良文学的确不切实际。崇德不是问题,先德后刑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走向极端,一味怀柔。让人好奇的地方是贤良文学是否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还是真心操持崇德的价值理论?贤良文学常以道凌人,所言多是虚语,确有有因辩论而辩论的倾向,失之客观。而桑弘羊明显更务实,事实上,折中两方而用更好。

评分

文辞较之其他先秦诸子较为平质,气势较于《孟子》、《韩非子》差得太远,铺张扬厉的味道一点也没有,辩论的味道很淡,仿佛就是大家掐时间轮流大言,要说是政治论辩不像庄子说道那样玄,可韩非子论政治也可以很尖锐啊,也许是朝堂辩论要顾及体统,不能泼妇骂街,由此显得矜庄。与人争论一定要引经据典,真是由来已久。本书论辩双方各都有道理,读者自取而已。 由此书看来,儒家至少在汉昭帝时期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 王利器太有水平了,狂得有资本。

评分

贤良文学对阵御史大夫与御史,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贤良文学的确不切实际。崇德不是问题,先德后刑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走向极端,一味怀柔。让人好奇的地方是贤良文学是否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还是真心操持崇德的价值理论?贤良文学常以道凌人,所言多是虚语,确有有因辩论而辩论的倾向,失之客观。而桑弘羊明显更务实,事实上,折中两方而用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