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舆(1874~1914),字嘉瑞,号厚庵,今平江县童市镇人。幼年随父苏渊泉读书,补县学生员,稍长,入长沙湘水校经堂肄习,又从王先谦受学,为王氏得意门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拔贡。
戊戌变法期间,他顽固守旧,肆意攻击康有为所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谭嗣同、 唐才常成立南学会,樊锥倡办该会邵阳分会,苏舆撰《驳南学会章程条议》,逐条诬诋,还煽动邵阳官绅将樊锥驱逐出境。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收集王先谦、叶德辉等人反对和诽谤变法维新诸论著、书牍、奏折,编成《翼教丛编》,并说:伪六籍,灭圣经也;孔子纪年,欲人不知有本朝也。以卫道士自居,成为湖南当时反对新政最力者之一。
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入翰林。后出游日本东京,参观学校,询访日本邮政、电信行政实况,停留数月而归。三十二年,纳资为分省补用道,经邮传部尚书陈壁奏请内用,补邮传部郎中,至清廷被推翻时去职。
民国成立后,苏以国政败坏,不可收拾,心怀悒郁,肺病加剧,次年病死于原籍。著有《春秋繁露义证》、《校定晏子春秋》等。
《春秋繁露义证》是在凌晓楼(曙)《春秋繁露注》的基础之上广采前人研究成果所成,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此次整理,以一九一O年长沙王先谦原刻本为底本,通校了凌本。遇有异文,又参校了庐本和四部丛刊本。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被认为是较好的《春秋繁露》注本。相较于卢文弨和凌曙的校注本,苏本不仅作文献学上的校注、训诂、辨异,而且还作思想史上的发挥,这也许是苏本的一大长处和特点,对于读懂这本“西汉说经第一书”(苏舆语)不无裨益。 例如《深察名号》、《实性》诸篇,...
评分苏舆《春秋繁露义证》,被认为是较好的《春秋繁露》注本。相较于卢文弨和凌曙的校注本,苏本不仅作文献学上的校注、训诂、辨异,而且还作思想史上的发挥,这也许是苏本的一大长处和特点,对于读懂这本“西汉说经第一书”(苏舆语)不无裨益。 例如《深察名号》、《实性》诸篇,...
评分吾国先贤注经之法,有校注,有义疏,有集解。校注偏重训诂,义疏则重义理之抒发,体悟先贤智慧,为吾国朝学界开出新思想。这篇义疏,是笔者所做注经尝试,因董子《春秋繁露》深藏微言大义,时人未及抒发,深感遗憾,故做此篇。限于水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然儒学最可贵之...
评分苏舆《春秋繁露义证》,被认为是较好的《春秋繁露》注本。相较于卢文弨和凌曙的校注本,苏本不仅作文献学上的校注、训诂、辨异,而且还作思想史上的发挥,这也许是苏本的一大长处和特点,对于读懂这本“西汉说经第一书”(苏舆语)不无裨益。 例如《深察名号》、《实性》诸篇,...
评分吾国先贤注经之法,有校注,有义疏,有集解。校注偏重训诂,义疏则重义理之抒发,体悟先贤智慧,为吾国朝学界开出新思想。这篇义疏,是笔者所做注经尝试,因董子《春秋繁露》深藏微言大义,时人未及抒发,深感遗憾,故做此篇。限于水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然儒学最可贵之...
没有公羊春秋打底,读起来略有茫然。内容驳杂,没有明晰的体系。苏輿的义证体例比校注或者集解更胜,发微中的,颇有新见。
评分没有公羊春秋打底,读起来略有茫然。内容驳杂,没有明晰的体系。苏輿的义证体例比校注或者集解更胜,发微中的,颇有新见。
评分没有公羊春秋打底,读起来略有茫然。内容驳杂,没有明晰的体系。苏輿的义证体例比校注或者集解更胜,发微中的,颇有新见。
评分没有公羊春秋打底,读起来略有茫然。内容驳杂,没有明晰的体系。苏輿的义证体例比校注或者集解更胜,发微中的,颇有新见。
评分没有公羊春秋打底,读起来略有茫然。内容驳杂,没有明晰的体系。苏輿的义证体例比校注或者集解更胜,发微中的,颇有新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