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余华
出品人:
页数:2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73126
丛书系列:余华作品集
图书标签:
  • 余华
  • 随笔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
  • 文集
  • 杂文
  • 非虚构
  • 哲学
  • 人性
  • 存在
  • 思考
  • 自我认知
  • 生命意义
  • 人文
  • 心灵
  • 追问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时隔数年的久违新作,内容篇目由余华亲自编选

★ 余华对三十余年写作经历的回首和思考

《兄弟》创作中如何处理命名问题?《第七天》的灵感来自何处?文学如何洞察生活和呈现真实?作家如何面对批评?……

★ 《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在全球的“游荡”经历

代表作在日韩出版后的不同命运;在中国举办新书交流会和国外有何不同?与读者见面印象最深的是哪次?……

★ 生命经验的凝结,创作历程的分享,超越文化的洞察。探索人性,照亮内心

★ 平实生动、娓娓道来的现场感,以说故事的方式抵达深刻

★ 一部文学作品的自我生长: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自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后,多年来学生们对这部作品的创造性阅读 令人惊喜, 而同一个文本在教学阅读和文学阅读间的交错兴味也令他深有感触。结合语文教案、名家评论、最初创作构想与如今回看的感受,余华从作家视角阐述了语文和文学如何联结,如何打开两者之间的秘密通道。

——————————————————————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

好的文学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作品背后的那个人,也因其独特的生命感超越了文化和语言。《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一本最新杂文集。作为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余华长年受邀世界各国的演讲与活动,他从个人和中国经验出发,打开与世界文坛的交汇,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和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直抵人心的力量来源。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荷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蒙古、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缅甸、印尼和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徳里奇文学奖(2018年)等。

目录信息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爸爸出差时
我们与他们
我与东亚
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
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
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我的三个现实和梦想
给你一个烟缸,然后告诉你禁止吸烟
语文和文学之间
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
两个牙医
我叙述中的障碍物
发言题目待定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
纵论人生,纵论自我
我最初的阅读与写作
你们的朗诵比原作精彩
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你家房子上CNN新闻了
致罗马尼亚读者
致丹麦读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打算写几行有关余华的文字前想了一下,他的小说是他最集中的也是艺术化的思考成果,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的东西,由于受本人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所限,担心可能会有偏颇。于是找出他的几本散文集重新翻了一遍,当然重点是阅读了他这本最新的散文集。余华文字白话得...  

评分

评分

本来,在天朝的所有作家中,余华是我唯一觉得可以拉出去的作家,可以拉出去跟爱丽丝门罗、麦克尤恩、巴恩斯、帕慕克等一众人比肩的中国作家。因为他特别明白,作家要干两件事情,一是要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二是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在读者眼里将是个什么。 年轻的时候喜欢贾平凹,觉...

评分

在打算写几行有关余华的文字前想了一下,他的小说是他最集中的也是艺术化的思考成果,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的东西,由于受本人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所限,担心可能会有偏颇。于是找出他的几本散文集重新翻了一遍,当然重点是阅读了他这本最新的散文集。余华文字白话得...  

评分

这本因为是余华的文学梦的演讲集且多有重复而不是作品所以打三星,并不是它不好。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个纯真的梦,是作家清澈的心。没有人敢随随便便说出这句话的,比如张三是高官,比如李四有钱,比如王五长的帅,比如赵六家孩子有出息,等等等等。我眼中的人就变得不那么...  

用户评价

评分

算是文学演讲的live合集出版,听过华科那一场,所以大概知道其中对比。余华也别提那位朋友看起来总是有东西的小把戏,总算是被拉出来写这类东西,不够,但也够了。聊自己创作不够认真,聊的是读者眼中的作品、出版和往事,你要明白你的那些一晚上琢磨出来的演讲稿,在观众散去时,已经完成他的使命了,出版的意义在哪? 王利芬当年问马原为什么拍纪录片,马原直言想为中国文学做点贡献,王利芬说只要马原重新提笔,就是最大的贡献。仅就这点来看,其实余华不再讨论时代影响或许是更适合的选择,或者说余华一直只是表面讨论。 《活着》是个人视角的作品,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当然别理王朔,音乐、电影随你去,毕竟你当初就是为了不当牙医才写作的…

评分

这部自选集,最新的文章大部分写于2017年,还有更早走穴时的演讲和国外见闻。深深感到余华的落后。即便是写于2017年的文章,也还是看不到这个人在随笔和杂文间有任何的思想。连朝阳区的仁波切都开始把人性光辉杂糅进无数的鸡汤故事灌顶给智障弟子的年代,余华还在从读者文摘故事的边角料里掺自己那点可笑的观察。

评分

清醒一点,混「中国文坛」这件事真的上不了台面

评分

《兄弟》十二年前在中国出版时受到很多批评,二〇〇八年出版法文版时,一位法国女记者采访我时对此很好奇,问我为什么《兄弟》在中国遭受到那么多的批评,哪些章节冒犯了他们。我告诉她有几个章节,首先是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窥,我还没有来得及说其他的,这位女记者就给我说起法国男人如何在厕所里偷窥的故事。这下轮到我好奇了,我说,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窥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文革”时期,那是一个性压抑的年代,你们法国的男人和女人上床并不那么困难,为什么还要去厕所偷窥?她说,这是你们男人的本性。

评分

余华已经算是一个一直保持初心的人了,所以打一分两分那些人到底是什么神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