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2012年版)》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许三观卖血记(2012年版)》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余华(1960- )当代作家。浙江海盐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是医生,作了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看了所有余华的小说,最喜欢的就是这本。 《活着》太残酷,我比较喜欢余华对故事发展情节的把握,以及人物个性的出现。但这部小说,对于爱好悲情和高格调的小资肯定谈不上喜欢。我爱好悲剧,但却总难以隐忍,每个人的死都带着深刻的恐怖时代的刻痕。 《在细雨中呼喊》因为采用...
评分 评分余华作为当代中国一位先锋作家,从198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以来,其作品的风格、主题思想和叙述方式都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许三观卖血记》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认为自己首次完全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创作出来的小说,而且通过这部作品的创作,他对掌握人物对话有了更多...
评分 评分同《活着》一样,《许三观卖血记》的时代背景同样选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历史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那是一个“翻身农奴把家当”的时代,那是社会主义在“摸索中前进”的时代,而我从《许三观卖血记》等一批以当时为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我知道,那是一个吃人喝血的时代,...
吃饱一顿饭,多么的重要。
评分许三观真是个好人。终于是个happy ending,不像看《活着》那么揪心悲剧。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评分对余华有爱
评分生活虽然艰辛,但以中国人特有的诙谐安贫乐道的生存着。但真的有大灾大难降临时,沉重的压迫使我不忍读下去。
评分虽然经历了太多苦难,还好结局是喜剧,还好大家都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