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这是个世纪之问。
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一位善于提出问题并给出惊人答案的天才。
弗朗西斯•克里克与詹姆斯•沃森一道,发现DNA结构,改变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从而名垂青史。
现在,克里克又一次站在科学的前沿,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对人类意识奥秘的探索上来。克里克决定要揭示脑的复杂性,大胆探索人类存在的一些最基本问题:我们有自由意志吗?什么使我们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且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灵魂真的存在吗?抑或我们只不过是一堆神经元的复杂集合吗?在这本具有开拓性和争议的著作中,弗朗西斯•克里克向近代科学、哲学和宗教思想的根本基础提出挑战。
弗朗西斯•克里克,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他与詹姆斯•沃森合作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他也是《狂热的追求》(自传)、《生命本质》和《分子和人》等著作的作者。
这本书标记的是4年前开始读的,到今天终于是读完了。那个时候或许会觉得有点难读,但是会比现在更喜欢这本书。所以那个时候我给他五星,现在改成三星。这充分说明,评分是不可靠的,因为标准并不统一。但是评分又是可以参考的,是因为评分实际上反映了打分群体的commom wisdom...
评分整天和计算机打交道的我第一次了解到存储还可以这样进行。记忆和意识不再神秘不可及! 看朝闻道时,我也想问一个问题:物质如何能形成意识?虽然现在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但我想我不用再用命去换答案了。
评分高中时代就读过这本书,近年来才发现二元论思想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觉得有必要做一番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曾经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掀起一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获得诺奖后克里克又投入了脑科学的研究,他掀起了另一场革命:一场...
评分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科学世界观塑造,所谓“惊人的假说”,只不过是个平常无奇的事实,科学共同体早已将其奉为基础范式。 能让它惊到的,一部分是笃信传统宗教的灵魂实在论者,另一部分也许只存在于哲学圈里。 从笛卡尔以来,身心二元论的幽灵始终徘徊不散,到今天仍然有一派观...
从神经元角度试图去理解意识
评分理论性强,可读性不强,比不上拉马钱德兰的脑中魅影
评分一般般
评分术语稍稍过多,全书信息密度非常大,毕竟是 that 克里克。全书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意识、视觉、神经元、记忆、注意机制、猴子(雾)。作为一本94年的书,神经网络那章提及的模型们可算得上是祖宗辈的了,有一个Adaline网络是60年的...另外一个短评说此书现在看过时、只是重复大家都知道的事,我想回应的是:没错,你这种读法恰恰就是书里说的那种肤浅的读法。
评分和科赫的那本《意识探秘》有点重合,他们是一起工作的。毕竟是发展初期的科学研究,有大量的细节和实验描述,把我看晕了。结合哲学来思考,有点意思。到底“我”是谁?有没有自我意志?大脑是演化出来的,自我意识也是演化出来的,也许自我意识只是一个不存在的假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