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

誰是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時報出版
作者:洪裕宏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20
价格:TWD 360.00
装帧:
isbn号码:97895713684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意识
  • 哲学
  • 台灣
  • Knowledge
  • 必看
  • BORROWED
  • 身份认同
  • 自我探索
  • 哲学
  • 心理学
  • 存在主义
  • 人生思考
  • 个人成长
  • 迷茫
  • 追寻
  • 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我都是訊息,我們的參與使這世界存在。

五顏六色的衣服、斑駁粗糙的圍牆、風吹起沙沙落葉、

滑過嘴角的微鹹汗水、飯鍋邊飄升的香氣,

意識使我們擁有感覺知覺經驗,是自我與一切的根源──

似乎從這一刻的感受發生後,世界才誕生。

我的體驗構築記憶,記憶累積成歷史。

在浩瀚宇宙中、在時間長河裡,我出現在此地此刻。

除去外在的身分和歷史,「我」是誰?「誰」又是我?

運用大量物理學、人工智慧、腦科學、動物行為學和哲學的材料,但本書不是科普、也不是哲普,可說是尋求「心靈是什麼?」與「世界是什麼?」的研究成果。穿梭於各類領域並引用最新資料,試圖處理許多根本性的問題,帶領讀者到思考心靈與世界問題的最前線。

作者简介

洪裕宏

現職│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學士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哲學與認知科學博士

經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副研究員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所) 教授兼創系系主任(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授兼創所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創院代院長

哲學專長領域為意識研究、心靈哲學、聯結論、神經網路、認知科學、邏輯與計算理論。

致力於推行臺灣哲學學術研究國際化,為臺灣建設許多哲學學術研究軟硬體基礎設施。

1992~2010年間共主辦十八場專業哲學與大眾哲學學術研討會;2008年爭取到國際最頂尖的意識科學研究學會年會主辦權,開啟建立亞洲意識哲學與科學研究社群的第一步;2009年協辦朝向意識科學年會;2010年擔任甫成立的亞洲意識學會理事會成員。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探索心靈與意識
意識問題是什麼?
第二章 心靈從哪裡來?
心身如何交互作用?
心或意識到底是什麼?
心即是腦
心理狀態不是腦狀態:功能論
易解問題vs.難解問題
第三章 破碎的心靈
身體和心靈分離的女士
卡普格拉症與科塔爾症
自我的解體:腦傷與中風的影響
裂腦症(Split-Brain Syndrome)
自身幻視症(Autoscopia)
盲視(Blindsight):無意識的視覺
情緒意識障礙(Alexithymia)
第四章 動物有沒有意識?
動物會做這些事!
從認知到心靈與意識
意識的三個層次
動物的感覺世界
第五章 機器人可能有意識嗎?
涂林算機:當代電腦理論的起點
通用涂林算機(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電腦能做什麼?
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華語房間論證
電腦的侷限:科技再進步都無法突破?
停機問題(The Halting Problem)
葛代爾不完備定理(Go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第六章 從腦到心靈:意識怎麼產生的?
意識的神經關聯(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意識經驗是難解問題(The Hard Problem)
做為蝙蝠的感覺是什麼?
什麼是主體性(subjectivity)?
解釋的鴻溝:意識之謎是否無解?
或許需要一場科學大革命
心靈與腦是同一事物的兩個面向嗎?
意識之謎果真超過人類理性悟性的極限?
第七章 自我、時間、記憶與意識經驗
古代人沒有意識、沒有自我?
自我存在嗎?
索引詞、觀點與世界:客觀世界少了什麼?
自我是一種東西:實體論新解
原始自我,核心自我和自傳自我:意識的發生與發展
失去自傳自我的感覺
自我的神經基礎:基態網路
心靈時間:意識的時間因素
時間與自由意志
第八章 訊息、夢、虛擬實境與靈魂不朽
世界有沒有底?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嗎?
比粒子更基本的?
最基本的存在是場嗎?
It from Bit:一切從訊息來
莊周夢蝶:哪一個世界才是真實世界
擴充實境與虛擬實境
活在電腦模擬的世界嗎?
模擬世界與全息投影
靈魂不朽
第九章 一即多,多即一,世界本一體
世界的層次階層與化約論
如何發現世界的層次?
扁平世界觀的麻煩
萬物相互關聯,沒有事物獨立存在
物理世界與訊息潛能的關係
顯出秩序和隱入秩序
從一粒沙看到世界
碎形、全息與訊息潛能
從單子看到世界
世界由一而生:史賓諾沙的雙面理論
上帝、太一與道:流轉不息的開展與收捲
第十章 永遠的奧祕?上帝的心靈?
唯物論,唯心論,二元論與雙面理論
訊息、全息、量子(訊息)潛能、太一、上帝:世界的根本存在
意識在哪裡?意識是什麼?
附錄
人名、關鍵詞中英文對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與其說是學術專著,不如說是隨筆集(essays)。架構比較鬆散,章節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處。簡要呈現了當前對於「意識」的各種假設和研究,但作者本身並未提出自己詳盡的解答。令人好奇(懷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認定人類「有意識」?說「這是大家都直觀感受到的」,其實等於什麼都沒說。

评分

與其說是學術專著,不如說是隨筆集(essays)。架構比較鬆散,章節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處。簡要呈現了當前對於「意識」的各種假設和研究,但作者本身並未提出自己詳盡的解答。令人好奇(懷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認定人類「有意識」?說「這是大家都直觀感受到的」,其實等於什麼都沒說。

评分

與其說是學術專著,不如說是隨筆集(essays)。架構比較鬆散,章節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處。簡要呈現了當前對於「意識」的各種假設和研究,但作者本身並未提出自己詳盡的解答。令人好奇(懷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認定人類「有意識」?說「這是大家都直觀感受到的」,其實等於什麼都沒說。

评分

與其說是學術專著,不如說是隨筆集(essays)。架構比較鬆散,章節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處。簡要呈現了當前對於「意識」的各種假設和研究,但作者本身並未提出自己詳盡的解答。令人好奇(懷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認定人類「有意識」?說「這是大家都直觀感受到的」,其實等於什麼都沒說。

评分

與其說是學術專著,不如說是隨筆集(essays)。架構比較鬆散,章節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處。簡要呈現了當前對於「意識」的各種假設和研究,但作者本身並未提出自己詳盡的解答。令人好奇(懷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認定人類「有意識」?說「這是大家都直觀感受到的」,其實等於什麼都沒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