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1716-1797,字子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袁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从此不再出仕。
美食“票友”、乾隆才子的饕餮心得。名动天下的吴越饮食文化精华。以漫画形式重现清代326种南北菜点,纵览江南食俗与烹饪技法。
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
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
王莽云:“盐者,百肴之将。”余则日:“饭者,百味之本。”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漫画以《随园食单》的原文为脚本,构思了袁枚、厨师、管家等人物形象与袁家的生活场景,在真实反映原著的思想与精髓之余,处处体现自然饮食的天然旨趣,又不拘泥于饮食本身,更注重传统文化在饮食层面的现代化表达。
袁枚将“秋油”用得出神入化,说它是“万金油”也一点不为过。秋油在书中以不同姿态频繁穿梭在猪牛鸡鸭鱼虾,笋芥菌芹韭瓜之间。或与菌萍水相逢,曰之蘸:“松菌单用秋油泡食,亦妙”;或与肉形神相交,曰之腌:“用鸡脯肉去皮,斩成薄片,秋油拌之,纤粉调之”;或同山药干柴...
评分吃门大家袁枚有句话深得我心:“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要我说,他事或可苟且,唯饮食不可。不过我小时候可没这么精怪,据我妈回忆是一根胡萝卜乱切切炒点饭就可以乖乖吃一餐那种。好糊弄的家长容易带出来两种小孩:一是同样无所谓,一是极端地爱吃,很不巧我正属...
评分某人推荐我此书,伊说此书是厨师必读。偶看了看网上节录,古代话,实在很难懂,遂罢手。旧书店里得了眼下这个有译文的,才真正读下来。 这是一本总纲式的小书,言简而意赅,前半部提出了一些为厨者的行动指南,后半部收集了十三到十四世纪的一些精品菜式。当厨师的,哪...
评分 评分袁枚好好的原著,就被这“延伸阅读+名家杂论”毁掉了 下面是一些截图
神马也阻挡不了吃货寻找美食的脚步~~袁枚也是大吃货!
评分这样读着不费力,又有画面感。 袁枚这富二代过的真滋润
评分幸福的娃儿早早退休.回家研究食谱去也~
评分李渔家穷得蹭饭,袁枚则不愁衣食,吃得又讲究又带着那么一股子书生气www别的不说,开列食单前先列了一堆须知和戒单,吃个东西简直都刁难人,也亏他生于江南好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又有个好厨子和颇长见识的诸多食友,吃上耍得开任性。要说花心思也真花心思,不然就这么多条条框框,哪里来那么多有创意的食单可填口舌之欲呀www画得也颇精细,一本食单能勾勒出那么多个有趣的片段,而不是简简单单看食材,作者也辛苦了www太有爱了好想有一本实体书啊呜呜呜……
评分食……神……-_- 漫画里这种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固定搭配还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