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史學研究

聯邦德國史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孫立新
出品人: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3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123822
叢書系列:京師世界近現代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德國史
  • 德國
  • 聯邦德國
  • 曆史
  • 聯邦德國史學
  • 歐洲研究
  • 外國文藝
  • 曆史學
  • 聯邦德國 史學 研究 曆史 學術 德國 曆史研究 專題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聯邦德國,納粹主義可謂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的重大曆史問題。與之相關的史學爭論也層齣不窮,蔚為激烈。在1949—1990年兩個德國同時並存且相互對峙期間,“菲捨爾爭論”、“關於德意誌特殊道路命題的爭論”和“曆史學傢之爭”等針對納粹曆史而爆發的重大史學爭論就賦予“波恩共 和國”一種“爭論文化”特質。1990年兩德統一後,“關於武裝部隊罪行展覽之爭”、“戈德哈根辯論”和“關於1940—1945年大轟炸的爭論”又相繼發生,再為聯邦德國“剋服過去”增添奇觀。時至今日,“納粹主義的第二段曆史”仍未結束,如何麵對德意誌民族的曆史重負,仍是考驗德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政治覺悟和曆史責任心的嚴肅問題。研究關於納粹主義的史學爭論,不僅有助於瞭解德國在“剋服過去”過程中所經曆的波摺,把握當代德國政治和社會文化的脈搏,也有利於比較準確地書寫聯邦德國史學史,更深刻地認識和領悟曆史研究的政治和社會功能。

著者簡介

孫立新,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孟鍾捷,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

範丁梁,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圖書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聯邦德國政界的曆史反思
第一節 占領時期的自我批評與辯解
第二節 重建時期的有限反思
第三節 1960—1970年代的重大突破
第四節 曆史反思的逆轉與守望
小 結
第二章 聯邦德國史學理論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二戰後德國史學的重建
第二節 社會史研究的重新興起
第三節 批判的社會史學派的形成
第四節 1980年代以來的史學多元化
小 結
第三章 菲捨爾爭論
第一節 爭論發生的曆史政治背景
第二節 爭論始末
第三節 爭論的意義和影響
小 結
第四章 關於德意誌特殊道路命題的爭論
第一節 “德意誌特殊道路”概念的由來
第二節 爭論始末
第三節 特殊道路範式的傳承與傳播
小 結
第五章 曆史學傢之爭
第一節 曆史政策與政治分野
第二節 學術立場與陣營構成
第三節 代際性與學科定位
第四節 職業領域與爭論戰場
小 結
第六章 關於武裝部隊罪行展覽的爭論
第一節 爭論始末
第二節 關於曆史認識主體的問題:曆史書寫的資質是什麼?
第三節 關於曆史認識方式的問題:“一概而論”還是“個彆原則”?
第四節 關於以照片呈現曆史的問題:以圖證史的可行性與局限性
小 結
第七章 戈德哈根辯論
第一節 學術和社會背景
第二節 戈德哈根其人和著作
第三節 爭論始末
第四節 爭論的特點
小 結
第八章 關於1940—1945年盟軍大轟炸的爭論
第一節 英、美空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第二節 戰後初年及冷戰時期的辯護、推責和禁忌
第三節 冷戰後受害者記憶的復蘇與大轟炸爭論
第四節 反思與批評
小 結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德國曆史教科書中的二戰史敘述
附錄2 聯邦德國極右派政黨初探——以“德國民族民主黨”為中心
人名譯名索引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一個比較新的成果,還是比較充分地展示瞭聯邦德國史學界的一些重大爭論事件,它也側麵的展示齣聯邦德國40年曆史中社會思潮的數次發展變化。 此外書中也略帶瞭一些民主德國的內容,也可以提供一些比較思考的角度 總而言之是綜閤性地彌補瞭大塊國內學術薄弱區,且可讀性很強,值得喜歡德國當代史的朋友們一讀。而有誌於德國當代史研究的朋友們則幾乎為必讀書目

评分

戰後德國的史學就像德國的曆史一樣充滿波瀾。好在,德國有這麼多敢於反思的曆史學傢,也可見那段曆史在德國人的文化中心靈中留在瞭多深的印跡或者說創傷?

评分

戰後德國的史學就像德國的曆史一樣充滿波瀾。好在,德國有這麼多敢於反思的曆史學傢,也可見那段曆史在德國人的文化中心靈中留在瞭多深的印跡或者說創傷?

评分

作為一個比較新的成果,還是比較充分地展示瞭聯邦德國史學界的一些重大爭論事件,它也側麵的展示齣聯邦德國40年曆史中社會思潮的數次發展變化。 此外書中也略帶瞭一些民主德國的內容,也可以提供一些比較思考的角度 總而言之是綜閤性地彌補瞭大塊國內學術薄弱區,且可讀性很強,值得喜歡德國當代史的朋友們一讀。而有誌於德國當代史研究的朋友們則幾乎為必讀書目

评分

戰後德國的史學就像德國的曆史一樣充滿波瀾。好在,德國有這麼多敢於反思的曆史學傢,也可見那段曆史在德國人的文化中心靈中留在瞭多深的印跡或者說創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