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龍榆生 詩詞 文學藝術 *北京齣版社*
发表于2025-02-05
詞麯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閱讀大傢經典、感受大傢風範、欣賞古典詩歌、探尋詩意生活。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詞學專著,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論源流,主要論述詞麯的特性、起源及流變。下編論法式,著重探討聲韻、平仄的安排、韻位的疏密等。對許多問題的闡發細緻深入,具有獨到見解。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勛,以字行,又名龍七,彆號忍寒居士,江西萬載人。1928年起,先後任教於上海暨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及上海音樂學院等院校。一生緻力於詞學研究,曾主編《詞學季刊》《同聲月刊》。著有《中國韻文史》《詞學十講》《唐宋詞格律》《唐宋名傢詞選》等。
上編將詞麯史略為帶過,下編對詞麯形式解析頗可觀,但全書沉浸在那個時代的階級鬥爭觀點中,評價很不客觀。(對辛棄疾評價還是很高的)以及韻和平仄的部分還是太難瞭,我根本不能明白為什麼一句是和諧的或拗怒的。
評分和《詞學十講》互補,對詞麯源流的部分當年還沒有搞懂麯(雖然現在也沒有)而一頭霧水
評分有點難讀哦,不過還是要推薦。
評分詞和麯是中國特有的文體,都是先有瞭韻律、格式,再來補充文字。有瞭長長短短的句式變化和鏇律,這兩種文體便比其他文體多瞭一層維度,有著獨特的魅力。 龍榆生先生是20世紀的詞學宗師之一,敏於詞作,長於論述,勤於編撰。有同時代其他詩詞學者所不及的敏銳思辨力和廣闊的視野。這本《詞麯概論》原是龍先生大學任教時候的講稿。書分上下兩編。上編論詞麯的特性、起源、發展、流變;下編論法式,探討聲韻對詞麯的重要作用。 從詞麯開始,過一種有韻味的生活。這本《詞麯概論》推薦給你。
評分和《詞學十講》互補,對詞麯源流的部分當年還沒有搞懂麯(雖然現在也沒有)而一頭霧水
龙榆生和唐圭璋、夏承焘并称近代词学三大家,龙氏师从朱疆村,朱疆村师法南宋吴文英,但龙氏自己性爱苏辛。相比较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这类入门书籍,龙榆生的《词曲概论》虽然也不过只是通论,但程度要深一些,而且龙氏更注重词的音乐性。 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讲词...
評分诗词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描绘古人生活的一幅幅写意画,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爱情;从“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評分龙榆生和唐圭璋、夏承焘并称近代词学三大家,龙氏师从朱疆村,朱疆村师法南宋吴文英,但龙氏自己性爱苏辛。相比较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这类入门书籍,龙榆生的《词曲概论》虽然也不过只是通论,但程度要深一些,而且龙氏更注重词的音乐性。 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讲词...
評分吴小如先生在他的《古典诗文述略》中提到一个问题,私以为是这是关于所有古典文的首要问题,那就是“我想读,我该怎么读。” 看起来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试问,现在的人,如果没有古典诗词歌赋词曲的基础,谁会去尝试这样的阅读?不但是“云深不知处”,而且,这云里雾里...
評分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龙榆生与夏承焘、唐圭璋、詹安泰并称民国四大词人,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龙榆生自幼熟读诗书,他的一生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巨变之中,外境的波折并没有影...
詞麯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