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1928-1967)
拉丁美洲左翼革命家,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建筑公司业主家庭。1953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954年在危地马拉J阿本斯古斯曼民主中服务。1955年在墨西哥参加F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接受游击训练。
还记得某年的金马奖国际影展曾经引进西方女性革命理论家罗莎.卢森堡的纪录片,那正是修习西方马克思理论的热门风头。在解严前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任职国关中心的政治社会学教授告诉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之一是扬弃过往敌视仇恨的情绪,先设法去了解马克思到底说了什么,别...
评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种难以言表的朝圣者在见到圣城麦加的心情。我很小的时候在读者上看见了他,就发疯一样爱上摩托上的青春。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
评分無論你是Che的崇拜者還是仰慕者,我都不會讓你阻止我說出這本書的真相,與其探討Che這位革命奇人的龐大光環,我更願意探討這本兩個無賴痞子混吃混喝環遊南美洲的旅遊記事所帶給我的一些感想。不可否認,之所以會閱讀這本書,是受到了許多網誌上的引介,對於這個和卡斯楚並肩作...
评分还记得某年的金马奖国际影展曾经引进西方女性革命理论家罗莎.卢森堡的纪录片,那正是修习西方马克思理论的热门风头。在解严前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任职国关中心的政治社会学教授告诉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之一是扬弃过往敌视仇恨的情绪,先设法去了解马克思到底说了什么,别...
评分那段时间仿佛接触到很多关于战争的东西,包括这本,人物是值得全世界尊敬的,为了独立自由,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包括生命。革命人物的结局仿佛要么领袖要么死亡,不管是以什么之名,战争总会有人民牺牲。但反抗是必须的,这是一个轮回,总是在爆发后恢复和平,和平后逐渐不公...
看《奇遇人生》朴树那一期的时候,有展现古巴人民对这个来自阿根廷的革命家的崇敬。作为战士的他,在书的前半部分是一个浪漫开朗自由热血的新青年,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爱。可能这也是他投身革命的契机。曾经共事过的票务平台格瓦拉,也是最值得尊敬的平台,取他的名字,即是致敬革新,永往自由的情怀。
评分比较喜欢前半部分的游记,切和阿尔贝托的旅途虽然艰苦但是描述挺有意思的
评分切·格瓦拉俨然成为了一种象征,而我纯粹是喜欢他的摩托车。
评分摩托日记+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 p134+144-145 书架上看到新的版本,顺手拿来读。正月初三夜读完。
评分这本书的后半段不太容易懂,他以日记形式或者说是纪录片的形式在娓娓道来,对于离我们有时间空间上距离的历史来说,要耐心看下去是很吃力的。当然前半部分的游记就显得惟妙惟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