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
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终于读完,真的好长,关键还不在于60万字的篇幅,对话波的结构看的太辛苦。 南美文学经历了四个阶段,社会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前三阶段分别有阿斯图里亚斯和马尔克斯领衔,最后这个阶段的旗手是略萨。 从圣地亚哥去狗场给妻子找狗开始,偶遇...
评分0118《酒吧长谈》完结 酒吧的长谈引出了如此巨大的故事,就像一部电影,由偶然的相遇,借着两个老友,缓缓道来。读完全作,感觉到作者想我们展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秘鲁,从上层的将军、部长,到下层的妓女、混混,从政治丑闻,到家庭琐事,大人物,小人物交织在一起。看到后面,...
评分试想一下这幅图景:在秘鲁的某个下等酒吧里,一个衣冠楚楚的记者与一个衣衫褴褛的底层工人正在对饮,他们时而对峙、各怀心事,时而又仿佛如兄弟一般亲密无间……秘鲁著名作家略萨的长篇巨著《酒吧长谈》的序幕就是从这个场景拉开来,这部作品完成于1969年,一经发表即成...
这本小说背景是奥德利亚军事统治,经过阿雷击帕事件后,民选普拉多再度上台期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社会风貌,奥德利亚右翼统治的恶,大资本家左右政治,左翼进步青年(圣地亚哥)的被左右的命运。在阅读上有两个障碍,一个是结构上的,所谓“对话波的基本结构,主人公之间交错的经历,对话与想法让阅读变得困难,好在在第二,三,四部分就没有如第一部分那样疯狂的使用这种形式,当然这增加了小说的“立体感”;另一个是陌生拉美国家的近现代史背景的空白,这个在维基百科上都语焉不详,很多特定的社会风貌更是如此额外背景(比如:为什么那么多次听到中餐,秘鲁1%人口是华人)。ps 抓住阿玛莉娅这条线
评分又狗血又惨得很真,我居然读到流泪好几回……主人公早年经历太像他本人辽,读圣马科斯+加入卡魏德+支援被捕学生+报道社会新闻,只是略萨本人应该没被抓过?野心好大,横跨三任政府时期,从社会顶层写到最底层,用戏剧化情节全部勾在一起,军人、资本家、情报头头、妓女、女工、软弱小知识分子都写得活灵活现,我算是见识到啥叫总体小说了
评分又狗血又惨得很真,我居然读到流泪好几回……主人公早年经历太像他本人辽,读圣马科斯+加入卡魏德+支援被捕学生+报道社会新闻,只是略萨本人应该没被抓过?野心好大,横跨三任政府时期,从社会顶层写到最底层,用戏剧化情节全部勾在一起,军人、资本家、情报头头、妓女、女工、软弱小知识分子都写得活灵活现,我算是见识到啥叫总体小说了
评分在这部作品里 文字已经超越影像了
评分伟大!能说什么呢,略萨的结构主义贯穿了虚无哲学,叠加发声、环形叙事、空间跳跃,其实无事发生。别扯什么苦难、控诉、性本恶,秘鲁乃至拉美就是停滞的现在时,行动的迫切是第一位的。内容固然有一流小说的质素,而文本在形式上更是直接具像化,作为悲哀一种,喧嚣无限接近沉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