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文化史 赵世瑜 民俗学 大槐树 历史 移民史 文化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说不尽的大槐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问题,是个真正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话题。即使是在历史上,它也是个士绅和民众都非常关注,并且为之付出许多努力的问题。对于理解历史上文化之共享与互动,了解山西以至华北历史,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更值得探讨的是,大槐树移民传说和广东的南雄珠玑巷移民传说、客家的石壁村移民传说等等传说,所反映的地方历史变迁的过程。这个问题牵扯到历史时期区域开发的问题、宗族的问题、信仰的问题、士绅的问题、族群的问题,特别是军事制度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或者比较准确地理解这类传说的产生和流布。这一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正体现了作者关于区域社会史或者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和阐述。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首批培养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曾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作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
小大之判
评分赵世瑜老师围绕在华北一带流传几百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研究论文合集,采取史料互证和时代背景考察的方法,综合运用相关记忆理论,在合理推测的基础上,试图还原大槐树传说的流传与“层累”过程。三篇论文从移民传说个案分析,讲到地域与国家认同,再到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层层递进,紧密相联。小书虽薄,但意蕴却是非常丰富。
评分三篇论文合集。第二篇关于明清国家认同的形成部分有启发,理论价值最大;一三篇主要是方法论意义。另外,明代卫所制度值得注意。关心大槐树的业余读者就不用读了,因为赵老师这书基本上就是《走近科学》,或者他觉得传说本身的真实性根本也不重要。
评分作者在这本小书里对洪洞县大槐树移民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也从族群认同的构建与现实困境的互动的角度,如入籍、民族认同感构建的需要、卫所军户制度变动所带来的户籍与土地归属关系等方面对该文化现象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本书仅仅是三篇论文的合集,相对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这样的一个材料芜杂且背后有深刻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的话题来说,还是显得单薄了点,只能说作者也只是给出了解释,即便是这个研究路径和结论没有问题,但论证的过程终究还是少了些支撑。
评分深入发覆明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问题,在大量“历史故事”、表象特征(如背手、脚指甲)、族谱记录和史料的基础上,指出历史故事核心或多为“复仇”而非移民,或表现出明初战事对北方破坏之巨大,族谱则疑点多多。而尽管民间言之凿凿,但移民之事竟晚至民国《洪洞县志》才见县志记载。本书认为,出现这一传说与明初卫所、军户相关,也许洪洞在军户安置问题中有重要地位。这一传说的层累与强化,则与族群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宋以后北方群租混居,又因元代汉人受压抑而被强化。二是清末民初,精英将作为故事的大槐树改造为国族象征。本书还旁及山东人祖籍云南,珠三角南雄珠玑巷和客家石壁村移民传说,以及学界“新清史”和“文化大一统”论争。全书强调,研究应从“移民史的真相”转向“移民心态史”,即“人们以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定价稍贵。
看完这本书以后,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在田野调查的时候,也碰到了这样的故事传说。这些传说是关于太谷饼的,这些传说往往涉及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关于太谷饼是如何产生的,第二类是关于太谷饼这个名称是如何来的。第一个故事,涉及到了晋商大户贠家,大概意思是说贠家有个媳妇...
评分 评分一本小书,由三篇论文组成,如果不抠细节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其中第三篇原本是一份文献综述,建议先读,可以大略了解以往的大槐树相关研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图所在。 大槐树的传说可谓人尽皆知,不过本书并不意在从传统的人口迁移史这一角度去考证传说的可信度以及...
评分一本小书,由三篇论文组成,如果不抠细节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其中第三篇原本是一份文献综述,建议先读,可以大略了解以往的大槐树相关研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图所在。 大槐树的传说可谓人尽皆知,不过本书并不意在从传统的人口迁移史这一角度去考证传说的可信度以及...
评分一本小书,由三篇论文组成,如果不抠细节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其中第三篇原本是一份文献综述,建议先读,可以大略了解以往的大槐树相关研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图所在。 大槐树的传说可谓人尽皆知,不过本书并不意在从传统的人口迁移史这一角度去考证传说的可信度以及...
说不尽的大槐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