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与史学

史料与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翦伯赞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3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22398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历史学
  • 翦伯赞
  • 大家小书
  • 史料学
  • 史学理论
  • 历史
  • *北京出版社*
  • 近代
  • 史料
  • 史学
  • 历史研究
  • 文献分析
  • 史学方法
  • 历史考证
  • 古代文献
  • 历史书写
  • 史学理论
  • 史籍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翦老所著的一本重要史学入门之作,它分两大主题:一为“史料”,一为“史学”。他所说的“史料”,不是通常所泛称的历史资料,而是“史料学”,是研究历史资料的具体门径和方法;所说的“史学”,主要是说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通称“历史学”。其原本于1946年4月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现在的版本是由翦老弟子张传玺先生增订而成的。

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经济专业,回国后研究史学和历史哲学。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以及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中国史论集》等

目录信息

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
一 关于基本理论问题
二 关于基本知识问题
三 关于基本技能问题
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
一 导言
二 正史
三 正史以外的诸史
四 史部以外的群书—经、子、集
五 四部以外的各种文字记录
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
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
一 史料与方法
二 史料探源与目录学
三 史料择别与辨伪学
四 史料辨证与考据学
五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统计学、
逻辑学及唯物辩证法
论司马迁的历史学
一 司马迁的传略
二 司马迁的历史方法一
—纪传体的开创
三 司马迁的历史方法二
—纪传体的活用
四 司马迁的历史批判—“太史公曰”
五 余论—史料的搜集编制及其历史观
论刘知几的历史学
一 刘知几的传略
二 刘知几的著作、思想及其历史观
三 刘知几论中国历史学各流派
四 刘知几论纪传体的各部门
五 刘知几论历史学方法
六 刘知几论历史学文献
七 余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史料与史学》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在百忙之中抽空写出的关于史料和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合集,分别讲解了如何对待历史研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三者的关系,史料的分类、搜集和整理、辨别等问题,并花费足够的篇幅分析司马迁和刘知几的历史学方法和成果...  

评分

“大家小书”系列中,介绍基础研究方式方法的书也很多,《史料与史学》就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作品,是“史料学”与“历史学”这两个方面的方法论著作,既值得历史专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学习了解,也值得其他的人从中获取一些通用的治学方法。 所谓“史...  

评分

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废待兴,包括“历史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还属于极殆变革与重建的新时期,新时代,新史观,新史料,新方法,新学术等,随着一批学子的努力,逐渐造就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新面貌。 大家小书系列收录了翦伯赞的《史料与史学》从“史料”与“史学”两部分帮助我...  

评分

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废待兴,包括“历史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还属于极殆变革与重建的新时期,新时代,新史观,新史料,新方法,新学术等,随着一批学子的努力,逐渐造就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新面貌。 大家小书系列收录了翦伯赞的《史料与史学》从“史料”与“史学”两部分帮助我...  

评分

《史料与史学》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在百忙之中抽空写出的关于史料和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合集,分别讲解了如何对待历史研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三者的关系,史料的分类、搜集和整理、辨别等问题,并花费足够的篇幅分析司马迁和刘知几的历史学方法和成果...  

用户评价

评分

翦伯赞,历史学家,北大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本书是张传玺教授根据翦伯赞的遗意编的小册子,共有六篇文章,分别是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和论刘知几的历史学。这六篇文章,前四篇主要是关于史料学,后两篇文章则是关于历史学。先谈史料学,这个是民国史学的传统,其中文献学上的史料,就是民国时期撰写完成的,主要接着梁启超新史学的思路,扩大历史研究的史料范围,从四部扩展到考古,应该说是总结了民国以来历史学发展的道路。第五篇是关于史料搜集,应该说是更加具体的应用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搜集史料和撰写历史论文。后两篇,是以司马迁和刘知幾为例,撰写古代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应该说写的还很清楚,评论持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史料支撑。

评分

7分吧。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之一。他的《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规中矩,才气远不及张荫麟。不过,本书有用之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收集史料,而有关史学部分普及了历史上主要史学家的治史方法。

评分

翦伯赞,历史学家,北大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本书是张传玺教授根据翦伯赞的遗意编的小册子,共有六篇文章,分别是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和论刘知几的历史学。这六篇文章,前四篇主要是关于史料学,后两篇文章则是关于历史学。先谈史料学,这个是民国史学的传统,其中文献学上的史料,就是民国时期撰写完成的,主要接着梁启超新史学的思路,扩大历史研究的史料范围,从四部扩展到考古,应该说是总结了民国以来历史学发展的道路。第五篇是关于史料搜集,应该说是更加具体的应用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搜集史料和撰写历史论文。后两篇,是以司马迁和刘知幾为例,撰写古代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应该说写的还很清楚,评论持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史料支撑。

评分

这真是一本极好的史料与史学研究入门指导书 我个人特别喜欢书里第五章:“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 这一章读来大有裨益,搜集史料看似枯燥,其中的学问实在不容小觑,对所有史料都不应盲目采纳,需要经过科学的辨别和考证。

评分

7分吧。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之一。他的《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规中矩,才气远不及张荫麟。不过,本书有用之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收集史料,而有关史学部分普及了历史上主要史学家的治史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