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与一战的关系,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如中国参战问题、“二十一条”、巴黎和会问题等,学界已有不少成果,但整体研究方面仍然比较薄弱。本书在借鉴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外交档案,力图整体考察中国的一战外交。具体而言,即对从一战爆发后中国的中立,到中国内部关于参战问题的讨论、中国以工代兵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德绝交与宣战的讨论与最终决定、中国出兵西伯利亚、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筹议等重要节点进行系统论述。
侯中军,男,1977年出生,山东嘉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毕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6年7月~200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工作,任主任科员、助理研究员。2009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工作。专业研究方向近代中外关系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最后的国民外交可以看看,其他部分多是总结和陈述。
评分新的东西不是特别多,内容上细节繁复,都是史料,作为第一本中国一战外交的通识,还是很有意义。最后一章国民外交部分,在理论上的阐述,对我有启发。
评分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参与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由此发端
评分最后的国民外交可以看看,其他部分多是总结和陈述。
评分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参与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由此发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