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齐默尔曼电报》、《骄傲之塔》、《远方之镜》、《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看书一向很杂,但是这本书能给我的比我想要的要多很多。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很多细节处的东西,让当时的高层在我心中成为透亮的,于是我很喜欢,尤其是还可以看到很多动摇决策的小动作,让我觉得历史也不过如此
评分这不是一本入门级的读物。因为对一个“入门级”的历史读者来说,这本书里有太多过于繁琐的细节。当然,这本书有一个伟大的特点,就是能让最外行的入门级读者读完,也能了解到一战最本质的核心,最显著的特点,最重要的意义。可是你不能因为一本书能让入门者看懂,就说它是一本...
评分这本书非常牛逼,写的磅礴大气又很有趣,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翻译的不是太好,句子不是很符合中国人阅读的习惯。 这个作者还写过一本《the distant mirror》,可惜还没有被翻译过来。
评分得到听书: 首先,我们通过背景介绍,探讨了一战的深层次根源,包括政治上的德国崛起带来的欧洲格局变化,和思想上的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 然后,我们讲了在开战之前双方都各有计划,但无论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还是法国的第17号计划,都是着眼于速战速决,可以说,对漫长而残酷...
评分此书是写一战的历史,从开始策划到开始的几个月,直至马恩河战役为止。 书非常有可读性。特别是第一章,那爱德华国王的葬礼(1910年),在作者笔下成为了欧洲“黄金时代”的葬礼。正如茨威格《昨日的回忆》中所说,欧洲的十九世纪起始于1789年,结束于1914年。一战...
4.5星,前面铺垫部分写得甚好,结尾也颇好,Tuckman文笔很流畅,也有见地,军事部分还是有点琐碎,这也是本书唯一瑕疵。
评分第二章直接写一战爆发,连个战争原因也没有,不过不过,写的真的很好看。我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听这本书的英语语音版,并边看纸质版。书中人物性格鲜明,不愧为普利策图书获奖作品,比史迪威那本书写的要好。
评分第二章直接写一战爆发,连个战争原因也没有,不过不过,写的真的很好看。我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听这本书的英语语音版,并边看纸质版。书中人物性格鲜明,不愧为普利策图书获奖作品,比史迪威那本书写的要好。
评分第二章直接写一战爆发,连个战争原因也没有,不过不过,写的真的很好看。我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听这本书的英语语音版,并边看纸质版。书中人物性格鲜明,不愧为普利策图书获奖作品,比史迪威那本书写的要好。
评分第二章直接写一战爆发,连个战争原因也没有,不过不过,写的真的很好看。我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听这本书的英语语音版,并边看纸质版。书中人物性格鲜明,不愧为普利策图书获奖作品,比史迪威那本书写的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