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兴起,伊斯坦布尔成为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这些人包括试图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各帝国的间谍,白俄难民,非裔亚美尼亚艺人,希腊移民女歌手,列夫•托洛茨基,海明威,当然还有凯末尔。而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与佩拉宫——这座伊斯坦布尔闻名遐迩的大酒店有关联。查尔斯•金通过描述这些或有名或无名的人物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命运起伏,向读者展示了伊斯坦布尔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讲述了这座名城所经历的现代化革新的实验。
查尔斯•金,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事务教授,活跃的全球事务媒体评论员。
宋非,女,译有《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2017年2月12日,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刚从伊斯坦布尔回来。很遗憾,那个时候我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闲置大概整整两年多,直到我再一次要动身前往伊斯坦布尔,才决意一定要在出发前把它看完。 地铁上稀稀拉拉看了一些,终于在周末把它撸完了。说实在的,我对...
评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伊斯坦布尔,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像万花筒一般变化的城市。查尔斯.金(Charles King)在《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中这样写到:“一波又一波的欧洲人以往日无法想像的身份来到伊斯坦布尔,他们踏上这片,不再是征服者,也不再是启蒙先驱,而是无...
评分2017年2月12日,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刚从伊斯坦布尔回来。很遗憾,那个时候我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闲置大概整整两年多,直到我再一次要动身前往伊斯坦布尔,才决意一定要在出发前把它看完。 地铁上稀稀拉拉看了一些,终于在周末把它撸完了。说实在的,我对...
评分如果一定要选出伊斯坦布尔历史上值得记住的时间节点,1925年跨年夜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晚,伊斯坦布尔人聚集在酒店佩拉宫,庆祝土耳其共和国某种意义上第一个新年。这是“午夜”概念第一次为这个国家不同民族、宗教人士认可的高光时刻,也是土耳其新世界向旧世界告别的一次宣告...
评分2017年2月12日,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刚从伊斯坦布尔回来。很遗憾,那个时候我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闲置大概整整两年多,直到我再一次要动身前往伊斯坦布尔,才决意一定要在出发前把它看完。 地铁上稀稀拉拉看了一些,终于在周末把它撸完了。说实在的,我对...
看了一点,太过琐碎,出掉了
评分查尔斯•金的讲述从具体人物的命运着手,从托洛茨基到海明威,从双目失明的亚美尼亚音乐家到前途无量的教皇,以点带面、见微知著,让宏观、抽象的历史背景画卷一点点在读者面前铺陈开来,豁然开朗。丰富的人物、通俗生动的语言、紧凑的叙事,查尔斯•金让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变得鲜活、立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著作。
评分看了四分之一,居然《博斯普鲁斯的莫斯科》是我最能理解,最有共鸣的一章。我们都知道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贵族的流离迁移。看着过去的才华以新的方式被唤醒,餐厅、学院,如何生活下去。《君士坦丁堡》强制交换是为了校准国家有关宗教、种族和国籍的主线,条约迫使人们远走他乡,以后再也没有政府可以打着人民渴望解放的幌子宣战。算得上一种预防性的互惠流放。《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我最喜欢的文物修复与展现。最后有点强行点题,就是把土耳其的历史断续说一遍,适合我这种对它一无所知的人。
评分(051)7.9
评分写得好看。开篇尤其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