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以修身為核心,提齣:“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緻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隻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修身的目的在於齊傢、治國、平天下;《大學》認為,治國、平天下應以德為本。《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實現“中庸之道”的關鍵。二書珠聯璧閤,相得益彰。
古人修身立命的根本,都在《大学》和《中庸》里概括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今天仍旧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仁者不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对于今天很多为了赚钱穷其所有的人来说,可以好好领会一下。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評分朱本《大学》十一章有这么一句“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中华书局的注解是“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使用财富的人节俭,那么财富就永远足够”。如果生产和消费是不同的人呢,那这就是剥削,这样的...
評分撇开高深的意义及哲理,明思,里面的文字也好美。 克明峻德,克:能够,明命:光明的德性,俊:与峻通,大,崇高, 多适合双胞胎兄弟用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句法结构上跟法语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Il nous faut de l'audace, encore de l'audace, toujous de l'audace. ...
評分DAY25/100 《大学》 1208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它明确提出了人的修养的三大层次: 1最基础的修养底线——“明明德”,修养个人的品德; 2较高的修养——“亲民”,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服务社会,为民众的事奔走,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躬...
評分大学 第一章 格物:认识,研究世间万物。 致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纲:明德,亲民(新),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主要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八目前四级强调的是“内修”,后三级强调的是“外治”中间的“修身”一...
大概得反復讀反復悟
评分大概得反復讀反復悟
评分大學是儒傢之門,中庸是儒門心法。此二短篇乃真正之內功。大學釋格物之處缺失是巨大的遺憾,中庸自哀公問政開始精粹畢露條理性飆升。中國古人的韆古絕學,頗多神奇之處,可與科學相輔。
评分知其所求 止於至善
评分大學不錯,中庸都是子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