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

后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朱幼棣
出品人:
页数:26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7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03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朱幼棣
  • 人文
  • 文化
  • 思考
  • 后望书
  • 社会
  • 文化与历史
  • 后现代
  • 女性成长
  • 心灵觉醒
  • 自我反思
  • 情感叙事
  • 生活哲思
  • 女性主义
  • 内心独白
  • 成长印记
  • 文学随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如今发出了怎样的呼救;

从敦煌到罗布泊,跟随着作者的步履,踏寻过我国西北生态链条中最脆弱的这一段,历史的黄卷哗哗地翻得飞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

作者在后望书中从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人文关怀角度,以历史回眸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三门峡水库、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兴修水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两大重要课题,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朱幼棣,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历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主编、国内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采访室主任、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珠宝王国探秘》、《中国世纪大灾变》等9部小说集、长篇报告文学集,其作品多次获奖。

目录信息

序1 为了前瞻的后望
序2 绝种·绝迹·绝唱
后望书1 三门峡——无水的淹没
一、天下第一关的毁灭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
五、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
后望书2 北京的“脸盘”与根
一、文津街北京图书馆的启示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
三、文化的根:胡同与四合院
四、城市的大门:老火车站与新建筑
五、失败的规划与规划的失败
后望书3 欧风美雨荡涤下的中国城镇
一、追寻中国城市的血脉
二、城市化的提速与负载
三、“大手笔们”的挥写
四、拆!拆!拆!
五、中国城市“文脉”的断裂
六、喜新厌旧:难以幸免的洋房
七、故乡古城神韵的消失
八、江南小巷:一座古城和一个老人
后望书4 审美,景区与景观
一、不可忽视的“细节”
二、谁在克隆巴米扬大佛
三、武当山遇真空:破房子大火映见了什么?
四、用人墙来保护古城墙
五、城市的官府、广场与园林
六、谁来补上美学这一课
后望书5 西北:缺水背后的真实
一、河西走廊的河
二、雪山——湿岛
三、谁废江河万古流?
四、民勤绿洲生死存亡之秋
五、张掖与黑河
六、疏勒河的挽歌
七、春风不识玉门关
后望书6 危机:从敦煌到罗布泊
一、月牙泉与敦煌绿洲
二、聚焦苏干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三、为什么古人比我们高明?
四、消失的阳关河
五、吐鲁番:正在快速消失的坎儿井
六、大西海水库:终结塔里木河的罪魁
后望书7 迷失的黑河
一、初闻居延海完全干涸
二、质疑专家特大黑沙暴“原因查明”
三、写出了国内最早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四、半个世纪后中国西北科考团之路,谁毁灭了梭梭林?
五、月球般荒凉冷寂,养不起马的牧人才骑摩托车放牧
六、一排枯树从关了门的乡邮政所院子里伸出来
七、达来呼波——居延绿洲上的美丽小城
八、从天鹅湖到东西居延海
九、拯救居延海10上:挽歌与颂歌
十、消失的城市水系
十一、《水经注》与当代“科学决策”
后望书8 大调水:用什么维系国家与民族的血脉
一、调水工程:用不上水与用不起水
二、东线:清水与污水
三、调水沿线,水价如潮上涨
四、西线——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的“恶搞”
五、是否会影响三江源独特的大气降水机制
六、降水时空分布:长江黄河上游互补性的失缺
七、谁能给黄河输血?
八、西线工程:经济效益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九、再说引黄灌溉
后望书9 世纪移民
一、2000万,中国移民史中的黄页
二、移民支边,从丹江口到青海高原
三、水来了水来了——退不去的无情水!
四、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机密特急电令
五、后靠——生存与生活空间的无情压缩
六、“大坝加移民”:体现对人关注的本质
七、西南的“圈水热”
八、迟来了近半个世纪的政策
后望书10 回望奉节
一、夜泊奉节
二、一条江和一座城
三、朝辞白帝彩云间
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六、奉节,已无法回望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每一个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或从事与城市发展相关行业工作的人,都有一种习惯,面对难解的矛盾和频频爆发的事件,仍保持信心满满得态度。当代中国不易,当代中国城市不易,既要跨越重重障碍,推进发展大局,又要解决好当下与过去的关系,使中华文化以城市发展的形式得以延续,不...  

评分

作者:屈波 最近同时在看两本书,一本是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一本是朱幼棣先生的《后望书》。二者属于两个时代的人,一个是生于60年代后期的新青年,一个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但都有过在新华社历练多年的经历。《激荡三十年》讲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  

评分

吴晓波 朱幼棣是现代都市硕果仅存的士大夫式的传统知识分子。 他是我当年在新华社时的同事,1990年初,我刚到新华社工作的时候,他在圈里就已经名重一时了。新华社多桀傲之辈,群人自全国各地啸聚北京,围炉阔论天下,每每面红耳赤,朱幼棣这时总是笑眯眯地躲在一旁,不动声色...  

评分

文/宝木笑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这样描述过柔石:“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方孝孺和柔石都是浙江宁海人,宁海县原是老台州的六县之一,自晋武帝太康元年(...  

评分

一个真正迈步往向康庄大道的时代,是需要对未来的充分想象力,同时亦不可少却对过往沉疴的回首。朱幼棣先生以作为新闻人的敏锐视角、学人的严谨考证及文人的细致字符,望向过往五六十年,中国社会面对城市化、水利工程建设、西部开发等关乎战略同时亦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不等于畅销书

评分

非常的遗憾

评分

历史书里的鸡汤书。

评分

在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一口气读完的

评分

太煽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