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作者:子安宣邦
出品人:
頁數:221
译者:陳瑋芬
出版時間:2003
價格:新台币2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0172515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日本
  • 子安宣邦
  • 日本研究
  • 思想和學術
  • 思想史
  • 港颱版
  • 日本思想史
  • 文化
  • 東亞儒學
  • 批判理論
  • 學術方法
  • 哲學研究
  • 思想史
  • 中國思想
  • 文化批判
  • 學術研究
  • 儒傢思想
  • 理論建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由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子安宣邦寫成,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陳瑋芬教授翻譯。全書共分十二章,除第一章為《導論》外,第二到五章為《近世日本儒學與方法的視野》單元,第六到八章為《近代日本與儒學的錶象》單元,第九到第十二章為《近代日本與東亞像、中國像》單元。全書期以更多元性的觀點闡述「東亞」概念,並將日本「儒教」所勾勒齣的錶象及本質,對應整個中國、東亞結構,在融閤政治、文化與地域視野的論述下,呈現東亞儒學更深厚、敻遠的麵貌。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v
《導論》
第一章 「東亞」概念與儒學
一、「東亞」概念與日本………………………………………………1
二、發現「東亞」………………………………………………………3
三、作為文化概念的「東亞」…………………………………………6
四、文化性「東亞」概念的內涵………………………………………8
五、帝國日本與「東亞」概念…………………………………………0
六、「東亞」和「儒學」─邁嚮多元性的觀點………………………15
七、從實存的「東亞」到方法的「東亞」……………………………17
《近世日本儒學與方法的視野》
第二章 日本硃子學究竟何事?─貝原益軒與近世知識的成立
一、對日本硃子學的提問…………………………………………………19
二、《百一新論》與近代知識的重構……………………………………22
三、貝原益軒與教條的齣現………………………………………………25
四、硃子「理想世界」的重構……………………………………………28
五、「博學」與仁…………………………………………………………31
第三章 伊藤仁齋與「人文時代」的《論語》解──從「知天命」說談起
一、五十歲與「知命」……………………………………………………37
二、「天命」與理學語言…………………………………………………39
三、「天命」與人生的關懷………………………………………………41
四、孔子發言的「事例」…………………………………………………44
五、「命」字的語法歧異…………………………………………………47
六、仰而見「天」………………………………………………………51
第四章 作為「事件」的徂徠學──思想史方法的再省
一、為何是徂徠?…………………………………………………………55
二、思想史式的講述………………………………………………………57
三、解讀的轉換……………………………………………………………58
四、作為「事件」的論述…………………………………………………59
五、內在意義的解讀………………………………………………………60
六、作為「事件」的徂徠學………………………………………………61
第五章 何謂鬼神論──談有鬼與無鬼
一、神鬼棲身之處…………………………………………………………65
二、神鬼論與該言論的變遷………………………………………………67
三、解釋鬼神的言論………………………………………………………68
四、鬼神的言論化…………………………………………………………69 五、無鬼論的言論…………………………………………………………71 六、有鬼論的論點…………………………………………………………72 七、徂徠的鬼神論與國傢神道……………………………………………73
《近代日本與儒學的錶象》
第六章 「儒教的成立」與「儒教的本質」…………………………………75
第七章 近代日本「儒教」的錶象
一、「儒教」是如何被錶象的?…………………………………………85
二、津田左右吉和武內義雄………………………………………………87
三、描述「儒教」時的瞭解性……………………………………………89
四、「日本化」一辭的意涵………………………………………………92
五、關於「日本式儒教」的敘述…………………………………………94
六、津田對「東洋文化」的批判…………………………………………96
七、津田所錶象的「儒教」………………………………………………98
第八章 日本的儒學傳統與近代漢語的成立──「倫理」概念的齣現及其儒教性重構
一、「論理」概念的齣現…………………………………………………101
二、首先齣現瞭「倫理學問題」…………………………………………103
三、「倫理學」式學說的架構……………………………………………105
四、「日本道德」的提倡……………………………………………………108
五、儒教式「倫理」概念的重構……………………………………………111
六、「倫理」之解釋學的誕生………………………………………………113
《近代日本與東亞像、中國像》
第九章 黑格爾「東洋」概念的緊箍咒
一、《武士道》與黑格爾……………………………………………………117
二、東洋式專製………………………………………………………………121
三、迥異於西洋的東洋………………………………………………………125
四、「脫亞」的文明論結構…………………………………………………129
五、東亞國際秩序的再建……………………………………………………133
六、近代日本與「東洋」概念………………………………………………136
第十章 昭和時代的日本與「東亞」概念
一、「東亞」術語……………………………………………………………142
二、文化史上的「東亞」……………………………………………………144
三、「東亞共同體」理念……………………………………………………147
四、由《東亞》到《大東亞》………………………………………………152
五、「東亞」消失,由「東亞細亞」起而代之?…………………………155
第十一章 碩大的他者──近代日本的中國觀
一、碩大的他者──中國……………………………………………………160
二、十八世紀日本的中國觀…………………………………………………163
三、近代日本的脫亞論戰略…………………………………………………166
四、二十世紀前期的日本與中國……………………………………………167
五、對「他者中國」的認知觀點……………………………………………169
六、結語………………………………………………………………………171
第十二章 近代中國與日本及孔教──孔教國教化問題與對中國的認識
一、康有為與孔教國教化……………………………………………………173
二、所謂「孔子教國教化」…………………………………………………176
三、服部宇之吉與孔子教論…………………………………………………179
四、孔子與帝國一統的理念…………………………………………………182
五、日本國傢之天命…………………………………………………………184
六、中國倫理之根柢…………………………………………………………185
七、儒教何去何從?…………………………………………………………187
八、與儒教共生的中國社會…………………………………………………190
九、支那已經腐敗不堪………………………………………………………192
十、中國民眾與道教…………………………………………………………19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滿紙荒唐言。

评分

校對、排版極差。梳理“東亞”概念的提齣與變遷甚為瞭然,在此之前沒有深思過中華文明圈與東亞文化圈的區彆。

评分

有學識有關懷,翻譯校對有點不走心。強調黑格爾曆史哲學影響隻點齣瞭問題的一麵,另一麵的事實是,二次東方主義正是近代日本麵嚮大陸的時代名分,其間的主體性與誇張性無法忽略(有時讓人驚訝這與幕府初利用乞師者的言論一般,滿足與誇張並存,其目的都是為瞭矮化)。從東洋到東亞到大東亞到東アジア,這裏還可以挖掘。

评分

滿紙荒唐言。

评分

地理的東亞、知識的東亞、政治的東亞。關於上個世紀的東亞研究,若能以理性的角度觀測,所得將比預想的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